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纸品 > 转录 宣纸小知识

转录 宣纸小知识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0 17:47   浏览 N 次  

  提到宣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起洁白如玉、细腻柔软的那种名贵书画纸张。翻开中国当今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见 “宣纸”条目的定义:

  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治今安徽宣州一带),故名。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纸质洁白、细腻、柔软、富有柔性,色泽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1]

  这个定义对宣纸的用途、产地、生产方式、外观、质地等作了高度概括,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对“宣纸”的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笔者出生于宣纸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本人对宣纸有着天然的情感,文革结束后上大学至今,一直关注和研究宣纸的发展历史。笔者认为,《辞海》原定义曾经发挥过很好的社会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术界对宣纸研究的深入,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这个定义还存在着不精确和不恰当的方面,因此笔者建议在2009年修订再版的《辞海》时重新改写“宣纸”的定义,使这个定义更加准确,使《辞海》更加权威、更加经典。笔者不揣浅陋,现就几个问题分述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因说明问题的需要,简则从简,繁则从繁。

  一、《辞海》“宣纸”原定义的不足

  第一,《辞海》上说宣纸是“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在现在的情况下已经不能涵盖全部内涵。按照该表述,给人的印象是宣纸只是用来作书画的,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的用途已大大增加,宣纸现虽仍是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但同时也是印刷书画和文字作品的高级纸张。自宣纸问世之后,从皇宫到民间都喜用宣纸作书画外,还用于印制、复制并珍藏有一定价值的书画艺术品和高级文书档案、外交照会等珍贵资料,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刊本《小岭曹氏宗谱》因是用宣纸印制,所以至今保存完好如初。建国后,我国曾用宣纸印制传世典籍和领袖著作,以使我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更有利的保存下去。宣纸还用于水印篆刻、仿古碑帖、民间剪纸、折叠扇面、特种包装、拓片、纸花、印花、礼花等,其效果优雅,纹理美观,性能坚韧,美观大方,搓折无损,防虫避蛀,经久耐用,易于保管。现在还生产一种彩色宣纸,它兼有宣纸原有的优良品质,又呈现立体花纹图案,不仅宜书亦画宜装裱,还是室内装潢、商品包装、书籍装帧和制作分类卡片的理想用纸。另因宣纸对水特别敏感,所以还用作检测各类工业管道、阀门裂缝和泄漏,测定病人出汗湿度多少等。以往使用宣纸,总是将宣纸同“毛笔”联系起来,实际上,现在作用于宣纸的工具还有很多,如在宣纸上作油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1998年12月7日安徽电视台《天都了望》节目中曾就习学修老人用烙铁在宣纸上烫画成为天下一绝做出报道。由此可见宣纸的质地之精、用途之广。总之,现在仍说宣纸是“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改。

  第二,《辞海》原定义中说宣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治今安徽宣州一带),故名。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这也是不准确的。“纸之制造,首在于料”[2]。根据后半句,如果说“宣纸是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的”,那么,根据专家的考证和对古宣纸实物的检测,含有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宣纸,是在明朝以后的事情,在明朝以前根本没有以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宣纸;如果以产地来论定唐朝时就有宣纸,则不符合“纸之制造,首在于料”的观点;如果以“纸料”说论定宣纸是古宣州所产,宣纸产于唐代说又不能成立。因此,《辞海》的定义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应当在新定义中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辞海》原定义说宣纸是“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的,这确实反映了旧时宣纸生产的情况。自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再这样说就会贻笑了,因为自是时起宣纸生产虽然主要仍是手工生产,但经过技术革新,某些生产环节和工序己经机械化、自动化了;过去宣纸原料的加工,其中的重要工序是要对原料进行“石灰处理,日光漂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新技术被引入到宣纸生产过程中来,如采用新工艺中的“氧解法”大大缩短了“石灰处理,日光漂白”的时间,有的甚至已无需进行“石灰处理,日光漂白”了。因此这个表述要修订。

  第四,《辞海》原定义中虽然对宣纸作了“纸质洁白、细腻、柔软、富有柔性,色泽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的描述,但并未反映出宣纸作为特种工艺品的特殊性,由于“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郭沫若1964年题词)因此,在原定义中反映宣纸制作、宣纸品质的特殊性和独到性不够,新定义应对此有恰当的表述。

  二、“宣纸”的重新定义之我见

  笔者以为,给“宣纸”重新下定义,应坚持的标准亦即要涵盖的内容是:一要反映宣纸的演变,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宣纸的概念统一起来;二要反映宣纸原产地所在和对宣纸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特定人群;三要反映宣纸作为特种工艺产品的特殊性;四要反映宣纸生产区域的变化;五要说明宣纸的作用;六要说明宣纸所用的特殊原料;七要说明宣纸的特性;八要说明宣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高度性概括。据上,笔者首先提出自己关于宣纸的建议性的定义,然后分析《辞海》原定义的不足和笔者所下定义的理由。

  笔者给宣纸下的定义是:

  宣纸,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的总称。早期宣纸是唐代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所产精良纸张的总称,因产地而名。晚期宣纸是先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继又掺和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而成的主要供用毛笔作书画等文化载体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它原产于安徽泾县,由小岭曹氏于明代早中期发明,后其造纸技艺传播到古宣州境内各县。其纸色洁白,经久不变,纸性细腻、富有柔性,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笔者指出宣纸是“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的总称”,是为了解决《辞海》原定义存在的内在矛盾,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关于宣纸的概念统一起来。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笔者的定义将宣纸分为“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根本原因是早、晚期宣纸所采用的原料不同。过去人们对宣纸产生年代问题的持论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对宣纸生产原料不甚了解,以为古宣州所产的纸就是宣纸,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一点连外国学者都给我们指出了:“宣州地区所造的纸张,也并非一概品质高超适用艺术。许多别种宣州纸是用竹或稻草造出来供包装、祭供焚化及制造雨伞等手工产品使用的,只有用青檀树皮或树皮掺稻草所制的才适用于书画。”[3 ]泾县籍国学大师胡朴安(1878-1947)在《宣纸说》一文中说:“胡侍《珍珠船》云: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当是制造宣纸之始。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又说:“纸之所造,首在用料,料用楮皮或檀皮”[4]。他也认为宣纸在唐时是用楮树作为原材料的,用楮树作原料的宣纸当时的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他认为纸之所造,首先要看用什么原料,显然他认为宣纸既可用楮树皮为原料,也可用青檀树皮为原料。这是在他所处时代的观点。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对宣纸质量的历史检验,用青檀树皮为原料的宣纸显然要较用楮树皮的质量要高得多。

  宣纸是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和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按比例搭配而制成的高级手工纸张,特定的水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药料以及特种工艺技术是制造宣纸不可或缺的条件,晚期宣纸即是在这样充分的条件下制成的,其它如楮皮纸、桑皮纸等,尽管它们与宣纸的生产过程十分相似,但由于原料不同,就难以达到宣纸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所以,不能混淆早、晚期宣纸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根本就在于原料的不同。笔者曾专门就此请教过宣纸发源地老纸工,他们告知,以前在原料不足的情况下,也用楮树皮或桑树皮代替青檀树皮,所制之纸在形制上和宣纸基本一样,被称为“仿宣”或“普宣”。在外观上,仿宣与檀宣一般人难以分辨,只有老纸工和有较深功力的书画家才能识别。正因为一般人不清楚其中原委,就统而称之为“宣纸”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仿宣硬而易脆,日久则易变色;檀宣则韧而轻明,经久色面不变。由此看来,《辞海》的原来定义,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上的矛盾,容易使人们产生误解。所以,笔者在定义里对宣纸作了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的划分。

  第二,笔者的定义反映了宣纸原产地所在和对宣纸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小岭曹氏于明中期发明晚期宣纸的史实[5]。

  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泾县小岭为宣纸的发源地和宣纸自创制以来的主产地之一,晚期宣纸是由泾县小岭曹氏于宋元之际发明,成熟于明中期的。小岭在曹氏到达之前,便已有多姓氏居住,是否有造纸先史,但因年代久远,已无可考证,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在曹氏到达之前,即使己有造纸先史,也不会造出高质量的宣纸。甚至在曹氏到达后的一段时间里,也不会有檀宣出现。随着曹氏到达小岭,造纸业逐渐发达起来,曹氏人丁也兴旺起来,遂成为小岭的大户,其余各姓遂成散户、小户。

  曹氏何时和缘何来到小岭呢? 根据《小岭曹氏宗谱?源流序》:“文王子叔振铎受封于曹后,以国为氏,此我曹氏之所自始也。厥后……以逮瞻大郎公,积德累仁子孙绵绵迭迭,支蔓天下,不可胜数。而我小岭之所开先者咸宗大三公为一世祖。”接着又叙述道:曹氏祖居山东,四十三世祖曹彦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奉诏率全家合族人千余渡江,居京口,后因战乱,宗族因此四散江南江北一十八处。“自是曹氏一族迁居之地广矣。”曹氏孙沛于东晋太和年间(366-371)移居泾阳殿头里,是为泾阳有曹氏之始。泾阳当时属宣州广阳县,广阳县原为陵阳县,晋成帝威廉四年(338)改为广阳县,隋朝建立后,将广阳、安吴二县并入泾县,唐武德三年(620)又分置南阳县(原广阳县),安吴县与泾县成立。武德八年(625),又将南阳、安吴并入泾县。天宝十一年(752)置太平县,从此,殿头里泾阳乡为太平县城。又据《小岭曹氏宗谱?曹氏宗派源流序》载:“本传自振铎公至此六十一世,全晟公第三子日翱,原名峰,字季冲,随祖任,复居泾阳故里,为泾阳派,翱生职……职生镐……生子荣富,富生瞻,号曰大郎……生子五,曰锺,名四郎,行弘二。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戊寅,由太平泾阳东山下文楼冲,迁南陵绿岭虬川,为虬川派。锺生元,行三十一郎,字子鉴,元生六郎,六郎生细七,细七生逸,逸生念四,念四生百十一,逆数自振铎公共七十三世。百十一生子土,长大一居虬川,次大三自虬川迁泾县小岭,为吾小岭始祖。”

  宗谱中未载曹大三到小岭的确切时间,但可以根据记载推定。《小岭曹氏宗谱?序》中说:“吾族始祖大三公,自南邑之虬川迁居小岭,虽难定其于何年代,而公之祖弘锺公宋宝元元年戊寅自太平文楼冲徙居虬川,公为锺公八世孙,以三十年一世推之,当在宋末时来迁于此,约历五六百年,子姓繁夥,分居十余所,且有由此外迁远徙者。”据此,1038年,小岭曹氏祖先由当时的太平[6 ]泾阳文楼冲迁到南陵虬川,按每代30年为算,在虬川八代共历240年左右,那么,曹大三率族来小岭当在1278年左右。曹氏来小岭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躲避战乱。“宋元之际,兵戈迭起,大三公携其二子,七子公、二八公避乱小岭,族由是蕃。”其二,爱小岭自然环境。“吾邑西小岭曹氏,泾之巨族……彬彬可称古世家矣,延至北宋有瞻大郎者,世居太平之殿头里泾阳乡,其次日弘锺,自太平迁虬川八世大三公,爱小岭之山环水绕,遂卜居焉,小岭之始祖,今其生齿,蕃衍族中”。[7]

  曹氏迁居小岭后,根据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以纸业为生计,这在宗谱里都有记载。“泾,山邑也,故家大族,往往聚居山谷间,至数千户焉。曹为吾邑望族,其源自太平再迁至小岭,生齿繁夥,分徙一十三宅,然田地稀少,无可耕种,以蔡伦术为生业,故诵读之外,经商者多,人物富庶,宛若通都大邑。”“曹大三值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惊,避乱由南陵至虬川迁至泾县小岭,因见此系山陬,无可耕土,因贻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8]

  从上可见小岭制造宣纸是从其始祖曹大三于公元1278年即宋朝末年迁居小岭后开始的,究竟小岭宣纸之制造起于何年呢?遗憾的是《小岭曹氏宗谱》对此没有详细记载,更未说明曹氏居住太平、南陵时有无造纸或造宣纸之事。但蔡公祠记中明确指出,小岭“所出之宣纸为他纸冠,尤为吾皖之特产”[9],说明只有小岭生产宣纸的唯一性。根据笔者的研究,元明之际小岭曹氏创始宣纸的理由:一是曹大三因避乱而迁居小岭,当时正处于宋元之交,改朝换代之际,既然处于乱世,必然交通阻滞,人心不安,所以,他们迁居到小岭这块僻静安全之所以谋生计,根据当地条件生产宣纸。二是宋末到明中叶之前的一段时间,除元末明初外,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小岭为偏远山区,加上具备造纸的一切优越条件,因而在元明之际的百余年时间里创制出宣纸在时间上是完全可能的。三是根据《小岭曹氏宗谱》,曹大三生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卒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他率全家到小岭定居,当属中年或晚年之事。因为曹氏刚到小岭,当时一片荒莽。据曹氏后裔口碑相传,“大三公到小岭初期,忙于辟草开荒、垒堰造地、搭建屋舍,开始条件十分艰苦。于是大三公数次回到绿岭虬川曹姓老家,请来强壮劳力,帮助一同开发小岭,待初具定居条件时,老家人才逐步离去,以后,我们小岭曹氏才逐步发展起来”[10]。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确信,从曹大三时代起,宣纸生产就开始试验进行,但不大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从时间上推论,由试制到成熟,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行。

  张大千曾对宣纸作过一番研究,他说:“到明朝才有宣纸,是宣州泾县所造,或谓是明宣宗发明的,所以又叫做宣德纸。它的质料是用檀皮做的,宜书宜画,传到近世,檀树皮也用尽了,大半用稻草代替……”[11] 又据沈从文生前回忆,他在从事文物鉴定时,曾送明代玉版、仿澄心堂纸、加重雨雪宣、清道光雨雪宣等名纸给故宫[12]。又据许多专家对古宣纸实物进行研究,明代宣纸是用100%青檀树皮所制[13]。但也有人撰文称,将老画家所藏纸上有标记的明代宫廷所用的宣纸拍成放大40倍、80倍、100倍的显微纤维片,都明显看到有稻草纤维。我们认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具有合理性,都是根据各自不同的宣纸实物得出的结论,二者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实际上以下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一是明代前期宣纸用料为100%的青檀树皮,后期则掺和稻草;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掺和稻草和不掺和稻草生产方式同时存在。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实物研究应考虑所取标本的年代因素和历史背景,所以,不同的标本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足为怪,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一些结果结合历史背景再进行综合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这样才会得出可靠的结论。

  第三,笔者的定义充分反映了宣纸作为特种工艺产品的特殊性。

  笔者的定义指出了晚期宣纸的用料、宣纸生产的条件和方式、宣纸的主要功能等。虽然定义要尽可能避免用词的重复,但笔者为强调起见,仍用了两个“特殊”,这是强调晚期宣纸生产的地方性、唯一性的特点,表明它与仿宣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两点也是宣纸生产的特别所在。宣纸先是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的,其掺和稻草为主要配料是明中叶以后的事。二者相较,最能体现宣纸本质的当然是青檀树皮。所以,我们判别一种纸是不是宣纸,首先要从这个本质出发。掺和沙田稻草使宣纸质量更加提高,是对宣纸性能的改善,但并未使宣纸的本质发生变化。从此认识出发,我们也把没有掺和稻草的纯青檀树皮宣纸视为晚期宣纸。

  第四,笔者的定义反映了宣纸生产区域的历史变迁。

  泾县有晚期宣纸的记载始于明代。明沈德符(1578-1642)在其所撰以主要记叙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的《野获编》中,就已直接将泾县所产宣纸称为“泾县纸” 。并云“泾县纸,粘之斋壁,阅岁亦堪入用,以灰气且尽,不变沁墨”[14]。可见宣纸当时仅在泾县生产;宣纸“花格之白鹿笺、蜡砑五色笺、松花笺、月白笺、罗纹笺等,”亦“为世所喜”[15] 。宣纸不仅质量上乘,花色品种亦多。如明代文震亨(1585一1645)在其所著《长物志》中说:“国朝连七、观音、奏本、榜纸俱不佳,惟大内用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坚厚如板,面砑光如玉,有印金花五色笺,有瓷青纸如段素,俱可宝。近吴中洒金纸、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可见,在明文震亨那个时代,质量无与伦比的连四宣纸,己经十分有名,产在泾县。清乾隆十八年(1754)《泾县志》记载:“食货之属,泾纸供上用者曰金榜,高四尺,阔四尺五寸。槽户岁制,差官所解。明时由巡按,国朝由布政司,每岁户部发价银三万两额解至京。康熙戊戌(1718)后,内差采买。最大曰潞王,高一丈六尺,明潞藩制式;次曰白鹿,高一文二尺;曰画心;曰澄心堂;曰罗纹,赵氏新仿古式;曰卷廉,闱墨新用;曰连四;曰公单,悉常用,俱出湖北冲、慈坑、宋村、小岭诸处。别样有学书、有伞纸,皆皮为之。”这里记载的泾县宣纸产地已有多处,说明宣纸生产技艺已经从小岭一地传向县内其它地方。

  江苏宜兴人储在文曾经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宦游泾县,他曾到小岭等宣纸产地实地察看了当时宣纸生产情况,并对宣纸品种中的罗纹宣纸发出由衷赞叹,遂作《罗纹纸赋》,对小岭宣纸大加赞美,也充分反映了小岭及县内其它地方在十八世纪之初宣纸生产的繁荣景象。“若夫泾素群推,种难悉指。山稜稜而秀簇,水汩汩而清驶。弥天谷树,阴连铜室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精选则层岩似瀑,汇征则孤村如市。度来白鹿,尺齐十一以同归;贡去黄龙,篚实万千而莫拟。……越枫坑而西去,咸夸小岭之轻明;渡马渎以东来,并说曹溪之工致。”[16] 在这篇赋中作者道出了当时宣纸生产的地点有小岭、枫坑、马渎、曹溪等。

  由明及清,宣纸生产地点不断扩增,大约从明代开始由小岭传播于泾县内具有宣纸生产条件的地区,然后又大约在明末清初进一步传播到附近的各县。据光绪十四年(1888)《宣城县志》载:“纸,宣、宁、泾、太皆能制造,故名宣纸,以檀树皮为之。”这就说明当时制造宣纸已非泾县一地了,己经传到了宣城、宁国、太平等县。根据史料记载,南陵县也产过宣纸,记事至宣统三年(1911)的《南陵县志》中记述到:“檀皮,数岁一刈,其枝取皮,可以为纸。”南陵县曾产宣纸与小岭方家山曹思源先生1983年的回忆是一致的,他在建国前后,曾在与泾县交界的南陵县境内的濯坑等地帮助造过宣纸[17]。繁昌县似乎也生产过宣纸,据清道光增修本《繁昌县志》卷六《食货志?物产部》云,繁昌县也生产过“路王、白鹿、画心(亦名澄心堂)、卷连、连四、公单、学书”等纸。

  说到这里,笔者还要说明的是,过去有两种绝对的说法,一是宣城县生产的纸才叫宣纸,另一是宣城县从未生产过宣纸。在现今宣城县境内发现一个较大的宣纸制纸遗址,位于京山堂北,中龙山东,距宣(城)溪(口)公路两公里处。整个场址,包括晒料场地、制作房基和漂洗原料的“石板河”等,总面积约有1万多平方米。晒料场在中龙山中段的朝阳坡上,全系山石砌成,面积近万平方米,现大部分仍然完好。紧临晒料场的左边,有一条宽3米有余的山溪,清澈的流水不仅流量较大,而且终年不断。溪水经晒料场下的一截流段,长50米,宽4米,河底为一天然之整块石板,无缝无隙,光溜平坦,当地人称此溪为“石板河”,是漂洗宣纸原料的“天然漂池”。沿溪两边的制纸房基,至今仍然清晰可辨,若按现时的建房规格计算,共约30余间。就其地势、宽深及坐落方位来看,为纸槽、料库、检纸房、碓房等。同时,在此处还发现了一只舂宣纸原料檀皮专用的工具皮碓臼,该皮碓臼系用坚硬的黑石凿制,凿纹清晰无损。据当地老人相传,该地生产宣纸最迟在太平天国以前。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兵燹蹂躏和瘟疫流行,这一带的人口濒于灭绝的边缘,宣纸生产遂告停息,仅存其纸场遗址[18]。这是泾县宣纸传向宣城县境内的又一证据。

  “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春声撼夕阳。”这首诗是泾县诗人赵廷挥写的《感坑》诗[19]。从这首诗里,我们如闻其声,如睹其景地听到和看到皖南泾县、宣城一带人民从事宣纸生产的情景和纸业繁荣的景象。

  宣纸制造术以后还传向江西境内,我的族伯曹思源先生和父亲(建国后小岭第一任村长和乡长、第二任宣纸董事会董事长)在向我传教小岭宣纸历史时,就说过小岭人为谋生计,有人到江西兴国等地帮助捞宣纸等。

  在宣纸定义中,将反映宣纸生产区域不断扩大的历史变迁加以说明,有助于增强人们宣纸原产地的意识,消除人们的误解。

  第五,笔者的定义说明宣纸了宣纸的多种用途。

  宣纸的用途综合起来:一是作书画之精品材料和载体,二是印制书画和文字作品的高级纸张,三是用于各种特殊需要如工业过滤、特殊包装等,其用途是广泛的。所以在笔者的定义里,认为宣纸“主要供用毛笔作书画等文化载体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主要”和“特种精良”是笔者所强调的。

  第六,笔者的定义强调宣纸所用的原料和加工的特殊性。

  宣纸的生产必须具备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造纸原料和配料以及特殊的生产技术条件等方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为青檀皮。青檀,是中国树木分类学的称名,一般称青檀树,亦称檀皮树,为我国的特产。宣纸的主要配料为沙田稻草。宣纸制造初期所用原料中并不掺和稻草,后来劳动人民在皮料加工过程中,发现稻草以当地所产的沙田秆高节少的稻草为上品,它灰分杂质少,木质素含量少,纤维质含量高,具有纤维细长、坚韧的特点,在宣纸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据专家们对古宣纸的测试,用稻草与青檀皮配料制作宣纸始于明,以清代为多。宣纸的药料主要为杨桃藤。杨桃藤是一种藤本植物。制作纸药即粘液时,在特制的木桶中将新鲜的杨桃藤茎段放入,加水浸满,泡若干小时,用布袋过滤清液,连续数次掺和备用。使用粘液要求十分严格,采来的新鲜杨桃藤,必须一次截成短段,一次浸泡,保证当天使用完毕。在青檀皮和稻草的纸浆中,掺入杨桃藤的汁液,其作用有三:一是使纤维均匀分散。因为要使捞出的纸厚薄一致,所以,纸浆中纤维一定要分散得均匀,但是纤维在水中很容易沉淀,要让纤维分散匀和,必须增加纤维在纸浆中的悬浮度。从杨桃藤中提取出的植物粘液作为悬浮剂加入纸浆中,就能使纤维分散度增加,均匀地漂浮在水中,从而使捞出的纸厚薄一致,结构紧密。二是可增加纸浆液体的粘度,便于纸工操作,增加纸浆在捞纸竹帘上滑动的速度。三是可使捞出的湿纸一张张叠放,经沥干水份再加湿润后便于分张焙晒。

  宣纸用水十分考究。根据专家的研究,安徽泾县乌溪和小岭山中溪水的特点:一是混浊度为零。如乌溪的水源来自后山,从石隙口流出的清澈泉水,四季长流。流水又分为两路,一路水的ph值低,直接接到抄纸间,供纸槽用;另一路水ph值较高,流水量亦较大,经石滩暴露于空气中,供洗澡浆产及蒸煮之用。小岭亦有类似的十多条溪水。水的混浊度越低,就越利于抄造宣纸,就越减少成纸的尘埃度和增大成纸的洁白度。二是水中所含有的金属和氯盐、硫酸盐少,因此水的硬度很低,这就使成纸的寿命大大延长。三是水温较低,这就使纸的胶料不易分解和变质,可以减少纸槽的植物胶的用量。后又经人研究,泾县有多处宜于制造宣纸的水流。

  宣纸帘艺是抄造宣纸的重要环节。抄造宣纸要用竹帘,而制帘就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用竹制成的帘,既是捞纸的工具,同时,又因帘的规格不同,帘上的图案或纹路不同而使宣纸有不同的命名。宣纸的花色品种与帘的品种与规格密不可分。宣纸帘的品种有几十种,每一种又有多种规格。用竹帘抄出之纸,对着光线迎看,纸上呈现一道道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帘纹,帘纹的宽度等于竹丝的宽度,一般为0.4-0.6毫米。竹帘具有可卷可展、挺直平整、纹理清晰美观等优点和特点。编帘的主要工序有剖篾、抽丝、编织、涂漆等工序。帘纹有单丝路、双丝路、扎花、龟纹、罗纹等。另外,按竹帘尺寸大小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丈二、丈六竹帘等。竹帘不仅是捞纸工具,还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品。竹帘上用线绣成不同图案,图案凸出帘面,抄纸时凸出部分浆薄,在迎光照看时图案发亮而呈现于纸上。编制字样帘和图案帘比编制普通帘要求具有更为高超的技艺,费时更多,其代价和成本当然也就越高,但这种纸具有收藏价值。

  20世纪60年代以前,宣纸生产全部是手工操作。大多数生产环节仍然是采用手工生产,其生产方法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宣纸生产的传统工艺流程主要有初制、精制、配料、制纸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若干道工序,四个阶段共有55道工序。其中制料工序中,制皮料工序有24道;制草料工序有22道;配料工序有3道;制纸工序有6道。当然,按照不同的操作标准还可将操作工序细分,所以,在纸工们中又有工序72道、108道之说。

  笔者在自己的定义中使用了“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这一短语,是指出宣纸加工方式的独特性和奇妙性,目的是使这个定义更具时效性,更能反映宣纸的功能和特点。

  第七,笔者的定义说明了宣纸的特性即:“纸色洁白,经久不变,纸性细腻、富有柔性,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这些特性构成宣纸的主要特点,表明它作为书画载体的主要作用。其中“便于长期保存”也较客观和科学,不作描写性和夸张性的表述如“纸寿千年”等。

  第八,笔者的定义指出了宣纸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8月,宣纸工艺技术由安徽省文化厅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并已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应当在宣纸定义中得到庄重表述。

  总之,笔者认为,《辞海》原定义存在明显问题和不足,建议在修订再版时加以重新定义。本定义大体反映了笔者对“宣纸”的思考和概括。当然,给事物下定义需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笔者是否做到这一点也不敢肯定。笔者在此提出定义供作参考,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教。

  [参考文献]

  [1]分别见《辞海》“彩图本”第275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缩印本”第1231页,2000年1月第1版。

  [2]胡朴安:《宣纸说》,载《朴学斋丛书》第二集(丛刊第三册)第八本。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钱存训撰第五卷第一分册.8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胡朴安:《宣纸说》,载《朴学斋丛书》第二集(丛刊第三册)第八本。

  [5]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证,请详见拙作《中国宣纸》(第2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太平县创设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时分当涂、泾县部分地区,在原泾县三门山(今黄山市仙源镇)设县。县名《太平寰宇记》释为:“时天下晏然,立为太平县。”县名取承平日久,四方太平之意。

  [7]《小岭曹氏宗谱?曹氏宗派源流序》。

  [8]《小岭曹氏宗谱?曹氏宗派源流序》。

  [9]《重修汉封龙亭侯蔡公祠记》,该碑记原立泾县小岭许湾斗室庵,后庵废碑存,碑记全文可见《泾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

  [10]小岭曹氏后裔曹劲抟先生、曹思源、曹鹤寿等先生生前谈话纪录。

  [11]张大千.《张大千先生论书画》.书与画,1985(7)。

  [12]柳义.《沈从文谈纸》.纸和造纸,1984(2)。

  [13]刘仁庆.《宣纸的源流与特色》.中国科技史料,1985(4)

  [14](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二十六。

  [15](明)沈德符:《飞凫语略》。

  [16]储在文,字礼执,康熙已丑年(1685)进士,生卒年不详。曾宦游泾县。所作《罗纹纸赋》载于道光《泾县续志》卷三十。此为可查考到的唯一为宣纸而作之赋。储在文此文晦涩难读,但却十分难得。在这篇赋中,作者对清康熙年间宣纸生产繁荣的状况,宣纸质地的无与伦比,文人用宣纸书画时的喜悦心情等作了详尽的描绘。今人研究宣纸,常摘引其中的一些句子来作引证,因而此赋便成为不可多得的宣纸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17]曹思源为笔者族伯,他生前赠笔者濯坑产宣纸样品仍在存。

  [18]关于此事的报道,见宣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编印的《宣城古今》中《宣城境内的宣纸场遗址考》一文。

  [19] (清)赵廷挥.《感坑》.载清光绪十四年《宣城县志》.卷六.《物产篇》。

  

上一篇:中国的书画用纸——宣纸 下一篇:没有了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