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照明灯具 >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2 20:27   浏览 N 次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也谈习作资源

铁力市教师进修学校 曹书海

多年的习作教学研究使我的目光关注在习作素材上。

一天,学生们正在兴趣盎然地为古诗文背诵挑战赛而全神贯注地念念有词时,一个习作素材突然进入我的视线:一向被同学们评价为“性格内向、大智若愚”的男生高日新正在书上专注地画着什么。我眼前一亮,决定放弃准备多天的“读书”系列习作课的第一课时,因为,学生们总是写不好细节。于是,我一边迅速地在同学们面前做个停止“念念有词”的手势,一边悄无声息地弯腰向高日新挪着步子。班级里静极了,所有目光与我一起移动。我移到他面前时,他还没发现我。原来他在画“变形金刚”。那座“金刚”栩栩如生:身披战甲,手舞战枪,仿佛在与敌人激战。高日新的同桌发现了我。我依然平视地盯着“金刚画者”。突然,他似乎发现了不妙,猛然抬头。我仍旧弓腰微笑着看着他…… 当我慢慢退到讲桌旁时便发话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让人回味的故事啊?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讲这个故事。

“老师有要求,要把我俩当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讲出来。”我说。

“老师,我!”平时很爱表现的李腾奇抢着站起来说,“今天,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背古诗文时,突然,老师弯着腰,悄悄地走到最后一排桌子旁,……”

“老师,我说,他说的不全!” 李腾奇还没说完,一个学生抢着说。

“哪没说好?”

“他没描述你的神态。”

“你接着说。”

……

“说一说,他俩谁讲的好?”

“老师,应该再现一下刚才的情景,有的同学没看清刚才的事。”

“好哇。高日新,你我要做演员了,重演一遍怎么样?”

师生再现情境。

“老师,我要补充!”李腾奇高喊。

“那你就从头讲。”

该生主要补充描述了我们师生二人的动作和神态。

接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讲了这个故事,学生们边听边适时地指出需要修改的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之处,并及时补充细节。

“这个故事这么好听,你打算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惊魂一刻。”

“这是以时间拟题。要重点写好高日新的神态和心理,才能突出题目。”

“班级一角”

“这是以地点拟题,像是说明文的题目。看你的功夫了,能否把它写成记叙文了?”

“最恐怖的眼神。”

“要在老师的眼神和高日新的心理上多下笔墨啊。”

“狞笑。”

“狞笑……怎么能体现出‘狞笑’啊?”

“写好老师的神态和心理。”

“好想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好题目?”

“寂静的一角。”

“这是从当事人高日新的角度拟题啊。要突出他的活动和心理啊。”

“闪电惊魂。”

“事件拟题。大家说,怎么写好这个题目啊?”

“要写好高日新的神态。”

“还要突出心理描写。”

“思路对!”

“心理战。”

“主要写什么啊?“

“抓住心理活动写。”

“高日新,事情发生你在身上,你的题目是什么?”

“涂鸦惊魂。”

“以事件拟题。怎么写好?”

“把老师和我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写好。”

“对。”

“看谁说得好,写得更好!请动笔把你眼中的这一瞬间描述下来吧!”

教室里很静。学生凝神静气,开始写作。

“谁想读读这个故事?”

“老师,我想读!”
“好啊,黄欣然,开始吧!”
“题目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家想,如果你写这个题目,你会重点写好人物的什么?”
“我要写好高日新的心理感受,才能体现题目的意思。”
“我觉得要写好高日新的尴尬神态,才能看出无声胜有声。”
“还要写好老师的目光,因为是老师的目光使他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
“大家的想法对。请你接着读这个故事。”
“今天,老师让同学们背古诗,同学们都背的热火朝天,只有高日新在班级一角画画玩。老师看见了,便一声不响的走到高日新旁边,笑着弯下了小腰。此时,高日新心里一惊——有危险,猛的抬起头,发现是老师后惊恐万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见老师微笑着看着他,他只好尴尬的回敬老师一笑,心里焦急万分,不知老师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老师笑着想:我看你什么时候背古诗文,你不背我就一直这么看着你。高日新想拿起书,可是,他的手却不听命令了。他心想: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求你快快离开吧!两人足足对视了半分钟左右。老师向后退了一小步,还是笑着看着高日新。高日新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脸在冒火。他把头紧紧地裹在大衣里。老师直起了腰,笑着向后退到了讲台上,想,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用眼神杀你。见老师退了回去了,高日新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才发现,所有的同学都在看着他。于是深深的把头埋在了桌子下面……”
“大家看看,用你们刚才的标准衡量一下他的细节写的怎么样?
“题目很好,新颖,又能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好题一半文。”
“我也觉得这个题目好,我记得咱们积累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他借用了一句话,简单方便,正好用在他身上。”
“你评的真好,你理解了他题目的含义。”

“我感觉他的心理描写还少,没有写出高日新当时的尴尬和难堪。”

“石润泽,我支持你的观点,你是怎么写高日新的心理的?读一读。”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