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相框画框 > 协盛全救了同仁堂

协盛全救了同仁堂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6 09:19   浏览 N 次  

  

  《协盛全救了同仁堂》

  ――怀药文化寻踪探源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2005-3-1 焦作日报 作者:李相宜 宋宝塘

  怀药文化寻踪探源系列报道之四《笃信实业救国的怀商张子杰》(本报2月22日A2版)见报后,曾热心提供怀商杜盛兴有关史料并协助记者撰写系列报道之二《独轮车推出的怀药巨商》(见本报2月1日A2版)的窦德华老人再次打来电话说,同张子杰整合怀药资源、成立怀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相比,清朝康乾年间风靡海内外的怀药商行“协盛全”在以商带农、促进怀药产业化经营方面的成就要大得多,据说还曾对北京同仁堂有过救命之恩。

  北京同仁堂是何等的显赫,协盛全与其有何瓜葛?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得知: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怀帮在武汉硚口区购土地25亩,兴建“覃怀药王庙”,又在新安街占据有药帮一巷、药帮二巷、药帮三巷、药帮大巷以及怀安里等地盘,还修了很多商住房。经营怀药的大商号“协盛全”占用了一条巷叫“全记巷”,药材堆积如山,占用资金达100万两白银。

  自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药商在上海里咸瓜街开设嘉广生药行开始,至民国5年(公元1916年),上海的药材行增至40余家,其中怀帮商号协盛全、杜盛兴、同兴隆、三成申、育生德比较有名。抗日战争开始后,众多药材行从上海南市里咸瓜街、外咸瓜街一带迁至租界,商行户数激增至600多家。

  清同治年间,是怀药贸易在天津的兴盛时期。当时,怀商设在天津的大商号有:协盛全、杜盛兴、同德药行、新复兴等药材行栈,专营“四大怀药”,总存货量有数万件。其中协盛全极有名望,北京同仁堂是其最大主顾,成交量动辄逾万件。为了便于联谊和怀药交易,经怀药商人议定,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天津市红桥区曲店街兴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怀庆会馆”,专供怀药商人使用。

  四川松潘古称松州,自隋唐起即为边陲重镇,清代县城面积扩大:“正街自北而南约一里许,自西而东约两百步,偏街小巷四十余道,城外东北亦有附都,人烟稠密,商贸辐辏,为西陲一大都会。”经营药材的商家云集于此,当时怀商被称为“水客”,设立的著名商号有:协盛全、杜盛兴、丰盛合、本立生、义合全、聚盛源、裕园祥等。

  四川茂州(今茂县凤仪镇)自唐初置都督府以来一直署辖周边数县,亦为民国政府治州之所,因而成为重要的商贸经济中心。清朝末年,著名怀帮药号协盛全、杜盛兴、丰盛合、本立生、义合全、聚盛源、裕园祥均在此设分号,一时招幡林立,药肆鳞次栉比,人声鼎沸,驼铃悠悠,盛市空前……

  看着看着,记者惊呆了,遂决定到协盛全的老家―――博爱县张茹集乡刘村,探究一下这个“怀药王国”的发迹史。

  2月26日,记者在窦老先生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位于博爱县东南隅、沁河北岸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乡村。在村中李氏宗祠东邻一个古香古色的药铺里,记者惊喜地发现,年逾六旬的老中医李裕光正在阅读本报《大众视点》刊登的《笃信实业救国的怀商张子杰》一文。当记者说明来意后,他会心地笑道:“我一直关注着你们的怀药文化寻踪探源系列报道,看到《独轮车推出的怀药巨商》后我就断定你们该来刘村了,今天果然来了。写怀药文化不来刘村那怎么能行呢?”记者闻言不禁又吃了一惊。

  李裕光显然有准备地拿出一本2000年12月编修的《刘村李氏家谱》,引经据典悠悠道来:刘村李家祖先原籍山西洪洞东北八里多洼村,明洪武二十五年移民迁至今博爱城东北李洼村。明朝末年,刘村李氏始祖李倜带领九锦、九绢、九丝、九绸四个儿子从李洼村迁至沁河北岸的刘村,一开始给当地大户皇甫家种地,后来为东家推独轮车往天津送货,去时送怀药,回来捎海货,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月。李氏兄弟为人厚道,忠诚可靠,深得东家喜欢,东家就让他们捎带点私货到天津卖,收入归自己。一来二去,李氏兄弟便把生意做大了,除保证为东家送货外,自己还雇人往天津送货。后来皇甫家的子弟纷纷中举做官,就把怀药生意全部留给了李家。

  李家发财后除了在刘村广置田产外,还在清化镇开药行,商号李全顺,下分义、成、永、东四记,经营怀药运销。到了第三代李九丝的儿子李国顺当家时,又分出了协盛全、协盛西等字号。此时,李国顺看到经营怀药毛货同加工后的正品价格相差甚殊,于是派店员外出学习怀药加工技术,自办加工作坊。由于严格遵古法炮制,工艺精细,协盛全的怀药迅速享誉海内外。生意越做越大,人才也就供不应求。于是协盛全就在刘村兴办义学,广招乡闾子弟,培养经商人才,并把优等生派到各个分店当学徒,表现优秀者提拔当掌柜。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掌柜分工负责制”:大掌柜抓全面,二掌柜管内务,三掌柜跑外差,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分店掌柜三五年一对调,避免因熟生弊。同时,总店还对各分店派驻“董家监理”,监督经营管理。此举一则对掌柜权力进行监督,二则可为东家子弟安排差事,确保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

  当时怀药运销主要走水路,怀商称外出经营为“跑水”。协盛全在国内的各个分店按水系划分管理区域,总店则根据经营需要不断迁移,开始在开封,后来到武汉,最后迁至衡阳。李裕光说:“在编修家谱的那几年里,我几乎跑遍了各地的协盛全分店,如赣江水系的吉安、樟树、南昌、九江,湘江水系的长沙、湘潭、衡阳,汉江水系的汉中、安康、老河口,长江水系的上海、汉口、宜昌、重庆,岷江水系的松潘、茂县、灌县,还有本省的禹州、郑州、开封,河北的安国,山西的上党,辽宁的营口以及北京、天津等地,这些地方都有协盛全的后人。当时为了让店员安心工作,掌柜的常常为店员在当地娶妻成家,费用由店里承担。文革前,我看过一本我爷爷留下来的老账册,记录的协盛全的店员总数有三四千人,这些人都是咱怀庆府的子弟。有不少年轻的店员因为解放前参加了地下党,解放后都成为当地医药公司或药材购销站的领导。像江西樟树、湖南衡阳等一些地方,至今还使用着协盛全的商号。”

  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南北交通受阻,江南的怀药价格猛增而南药滞销,江北的南药却脱销。协盛全抓住商机把汉口的存货高价抛出,又指示江南分店低价买进大量南药。政局稳定后,南北交通恢复,协盛全乘南方药材尚未北运之机,迅速调集江南存货销往京津,在缓和南药紧俏的同时,大大地赚了一笔。同时在江南和北方大中城市大举收购亏损倒闭的药店40多家,使协盛全分店总数超过了100家。协盛全在老家开有舍药店,本村人免费用药,外村人可以记账。经营上对同行不嫉妒、不排挤,讲求扶危济困,同舟共济,因而在同行中享有崇高威望。北京老字号同仁堂在南药北进路线中断时期,一度因原料紧缺而生产停顿,陷入经营困境。协盛全闻讯急调各分店库存药材低价赊销甚至无偿相赠,帮助同仁堂渡过难关。同仁堂复兴后,与协盛全成为至交,所需“四大怀药”均由协盛全提供,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解放后公私合营时。1979年同仁堂重新挂牌后,一直试图与协盛全后人取得联系,前几年曾几经辗转托熟人通过博爱县医药公司购买地道怀药100多吨,同时供给博爱医药公司一批紧俏药品以答谢昔日协盛全的救命之恩。

  就在本文脱稿之际,记者获悉,为防止协盛全商标被外人抢注,近日焦作沁园春文化公司已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注册申请。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鉴于有关部门在保护地方文化品牌方面比较迟钝,只好出此下策。一旦我市全面打造“四大怀药”品牌战略开始实施,昔日的老字号有望重现生机时,该公司将无偿地把“协盛全”的商标使用权归还给博爱人民。

  为保护协盛全建筑物上的历史遗迹,村民们将墙上的砖雕用黄泥巴封了起来。听说记者是来寻访协盛全遗迹的,村民们赶忙清除墙上的黄泥巴。

  风范依旧的协盛全李氏家庙。

  协盛全李家建筑上精美的砖雕。

  协盛全李氏家庙大殿。

  协盛全李氏家庙大殿隔扇上的精美木雕。

  协盛全李氏家庙大殿木门、木隔扇上的精美木雕,每个木雕就是一个小故事。

  协盛全李氏老屋犹如一位老人,见证着协盛全的历史苍桑。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