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妇幼用品 > “鹅湖之会”随想

“鹅湖之会”随想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9 12:36   浏览 N 次  

转载: “鹅湖之会”随想

作者:卢忠仁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宋代两位学术大师朱熹和陆九渊应友人吕祖谦的邀请,到江西鹅湖寺相会讨论学问,这就是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会上,陆九渊的哥哥陆九龄写了一首诗,表达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一派的立场和观点。这首诗的重点是“留情传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转陆沉”这两句。意思是说,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一派,其阐释注疏的繁琐方法像杂草荆棘一样充塞道路;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精致微妙的心学,反而隐没沉寂。陆九渊认为陆九龄之诗表达的意思还不十分到位,于是又和了一首。这首诗的重点是“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两句,明确表示自己做学问是“易简工夫”,而朱熹的方法是“支离事业”。朱熹当然大不高兴,后来也写过一首诗,其重点是“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两句,意思是说自己的方法是“邃密”、“深沉”。
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学术大师,二人的学术争辩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而且成为后人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鹅湖之会”的争辩不仅关乎二人的哲学思想,而且涉及如何治学和如何修养这两大问题。而这两大问题,无论古代还是当今,都是学者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朱熹、陆九渊争辩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二人各自标榜的“邃密”和“易简”之争,也可以说是二人互相指责的“支离”与“空疏”之争。在如何治学方面,朱熹主张“邃密”,要探奥钩玄、严实深细。他强调“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简单地说,就是要多读书、熟读书,最后才由“博”到“约”,由量的变化达到质的飞跃。这一方法类似北禅宗的“渐悟”,更像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路径。但在陆九渊看来,他这一“邃密”的方法则是支离琐碎的。陆九渊主张“易简”,认为治学要提纲挈领、以纲统目。他强调先“发明人之本心”,由质的突变再到量的扩张。这一方法类似南禅宗的“顿悟”,更像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路径。但在朱熹看来,他这一“易简”的方法则是“空疏”的。在如何修养方面,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积月累,最后对“理”的体认会豁然贯通。陆九渊则认同“先立乎其大者”,也就是先要立一个人的“心”,以统驭整个身心修养,然后达到尽性穷理。
应该说,朱熹、陆九渊关于治学方法和如何修养的观点,各有优点,也都有偏颇。朱熹的“邃密”,深邃细致、泛观博览是优点,但也隐藏着走向支离破碎的危险,所以应有陆九渊的“易简”方法来补充。陆九渊的“易简”,提纲挈领、简明精到是优点,但也隐藏着走向空疏无当的危险,所以应有朱熹的“邃密”方法来补充。理想的状态和境界应该是“邃密”与 “易简”相结合,实现二者的互融、互通、互补。而就如何修养来讲,则既要像朱熹强调的那样从一事一物着手,日积月累,格物致知,最后达到良好的道德境界;又要像陆九渊强调的那样先立其大,先有高尚的道德追求,然后不断提高修养。
在当前的治学和修养方面,类似于朱熹、陆九渊800多年前“鹅湖之会”的争辩并不少见。比如在历史研究中,注重微观研究的学者认为,宏观的“大历史”研究因为缺乏扎实细致的具体研究而空疏无当、枯燥无味;而注重宏观研究的学者认为,微观的“小历史”研究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而导致历史的“碎化”。这些争论跟“邃密”与“易简”之争颇有相似之处。比较合理的研究方法,应当是将二者统一起来,融为一体。

(转自《人民日报》2009年9月18日 )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