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妇幼用品 > 不当“鸡妈妈”

不当“鸡妈妈”

luyued 发布于 2011-05-30 21:24   浏览 N 次  

  “鸡妈妈”的溺爱使母爱变成了“母害”。由于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许多年轻妈妈产生了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年轻妈妈就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整天提心吊胆,不敢离开半步生怕失去自己唯一的“宝贝”。不知不觉,步入了教育的误区。于是,母爱变成了三点水加一个“弱”字的“溺”爱,母爱变成了“母害”。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代替型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她们怕孩子累着,亲自出马上阵了。当有人问一位年轻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孩子去参加活动,家长陪伴的阵容十分吓人。某大报曾登出一张小学开运动会的照片,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照片题目是:是谁在比赛?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孩子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有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爸爸没给我收拾好!”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爸爸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替,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满足型

  孩子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有的家长,没工夫去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一个北京的小男孩,妈妈爸爸在国外工作,把他寄养在朋友家里,每月给他寄两三千元零用钱。有一天,男孩子买了两瓶七八十元一瓶的香水,一瓶送给年轻的女班主任;一瓶由教学楼的一层洒到六层,又从六层洒到一层,说是为了“美化环境”。在他们班里,没有一个同学没喝过他花钱买的饮料;选中队干部时,没有一个人不投他的票。他平时不常写作业,谁帮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谁五毛钱;谁给他写一次语文作业,他给谁一块钱。远在国外的父母好像觉得,用钱可以弥补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不是爱孩子。

  一个个体户的女儿说:“我家的枕头里、柜子里都是钱,但我们姐弟最不幸了。妈妈爸爸为了挣钱光做买卖,把我和弟弟关在家里,顿顿饭都要自己去买。有一天,我打开衣柜,发现里边的脏衣服堆成一团,都发霉了,等我把那些脏衣服洗干净时,发现衣服已经破成洞了。”

  看管型

  这是典型的“老母鸡”式的教育。

  中国有个传统的称谓,称带小孩的保姆叫“看(kān)孩子的”。这个“看(kān)”字,一下子勾画出今天许多年轻妈妈的形象和作用。

  孩子是需要照看和管教的,但不是要我们寸步不离地“看着”,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许多年轻的妈妈,自己劳累一天,还要看着孩子写作业,看着孩子洗脸洗脚,看着孩子穿衣吃饭……看孩子这不顺眼,那不顺眼,于是整天唠叨个没完。看得孩子很烦很烦,看得自己很累很累。其结果呢?孩子觉得妈妈不信任自己,十分反感;母亲觉得孩子太不听话,十分生气,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提出了少年儿童要掌握“五自”能力,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孩子们知道后,别提多高兴了,他们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我们的孩子,面对21世纪的天空,他们多么想展翅高飞,我们当妈妈的为什么要抱住不放呢?为什么不给孩子一片蔚蓝色的天空呢?

  第一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刘玉玲,12岁那年,独自去美国参加世界儿童和平大会。当时,联合国只邀请了3个中国孩子,没邀请大人。刘玉玲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代表中国在世界儿童和平条约上签了字,出色地完成了出访任务。

  回国后,我问刘玉玲:“这次去美国,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说:“我们中国的妈妈爸爸管得太多了。在美国,妈妈爸爸是非常放手的。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爸爸妈妈出去。路边有一条小溪,爸爸妈妈在前面走,小孩在后面跑。结果,孩子不小心,过小溪时摔倒了。她的父母继续往前走。这个小孩哭都没哭,自己爬起来,像个小水鸭子一样,去追赶她的父母。”

  刘玉玲感慨地说,这要是让我们的家长看见,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得跑上去,抱起孩子,训斥妈妈爸爸:“你们怎么能让孩子一个人过小溪呢?”妈妈就要心疼地抱着孩子“骂”小溪:“就是这可恨的溪水,把我们孩子吓着啦!”

  这是一名12岁女孩所看到的问题。是人家的妈妈心太“狠”,还是我们的教育步入了误区?

  石家庄市一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去参加市里组织的三好学生夏令营,姑姑非要跟着去。原来,这个女孩子自己不会梳头,不会倒开水。结果,五天的夏令营她只过了三天,因为“不适应”而提前回家,当了“逃兵”。

  加北京市中小学生北极村冬令营的一名小营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东北雪原长了一身痱子。原来,这名小营员临出发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多穿衣服,但没有说热了时要脱衣服。这名小营员根本不会照顾自己,在暖烘烘的屋里也穿着出门时才穿的羽绒衣裤,难怪他焐出一身痱子!你看,溺爱带给孩子的只有懦弱和无能!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世界,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败那样,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岂不是事与愿违,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是爱,什么是害?我们每一位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祖国的年轻妈妈,难道不应该认真想一想吗?

  孩子渴求赏识--学会赏识孩

  孩子需要大人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妈妈真心地赏识过自己的孩子?

  一次,我应邀去中央电视台谈“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一个看上去挺“蔫”、好像并不淘气的男孩坐在那儿。我担心,原定的话题讨论不起来了。

  谁想到,一开拍,这个挺“蔫”的男孩子冲着镜头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每次我爸说我的时候,都要说: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瞧你怎么怎么差;瞧人家孩子多聪明,瞧你多笨……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老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给人家孩子当爸爸算了,干吗给我当爸爸!”我回头看了一下他爸爸,他爸爸的眼睛瞪得跟豆包一样,嘴咧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等电视节目拍完后,这孩子的爸爸流着泪来找我:“我是一个司机,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对他那么好,挣钱全是为了他,他凭什么这么冤枉我?”

  我对他说:“您爱您的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知道。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赏识的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您的孩子认为您不爱他。”

  有这种烦恼的孩子和家长,为数并不少。

  因为,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这就是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赏识。

  盲目的比较,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使你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孩子会错误地认为,他的“灾难”是他的伙伴带来的,他不但不会产生向伙伴学习的愿望,反而结下冤仇,在他今后的生活中,将拒绝向别人学习。

  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

  不要说未成年的小孩子,就是我们大人,谁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领导、赏识自己的同事一道工作,谁也不愿意和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对这不满意看那不顺眼的人一起共事。

  孩子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在这个单位不被赏识,干得不顺心,可以调换到另一个单位去工作,而孩子不被父母所赏识,就没地方去了。

  所以说,学会赏识--应当是每个家长的座右铭。

  “哪怕天下所有人最后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童父亲在为改变女儿命运的坎坷途中发现的一个奥秘。

  我们当家长的,没有任何理由对孩子说泄气话,因为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赛场,他们多么渴望父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为自己呐喊加油,哪怕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去争取人生的辉煌。

  让孩子懂得回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该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人们都说,母亲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母亲应该要求回报,并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妈妈和家人,怎样去回报别人。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问题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母亲和家人的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未有过回报的实践,于是也未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

  妈妈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母亲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全家老少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妈妈给的零用钱,他理所当然地收下,还不时说着:“怎么才给这么点儿,抠门儿!”花起钱来,他大手大脚,一次可以买十几串羊肉串、几十瓶饮料请客。他从未想过,妈妈爸爸挣来这些钱有多么不容易。

  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为什么不珍惜钱和物,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都来得容易,他享用是理所应当的。

  一年春节过后,我们报社一位年轻能干的女记者从外地探望母亲归来,对我讲了一番话,使我大为感动。她说,这次回去探家,她特地问起自己小时候的事,自己是怎么出生,怎样长大的。没有想到,在自己眼中一向豪放并不怎么细腻的妈妈,却把她小时候的事情讲述得十分细致。

  “许多小事妈妈都记得清清楚楚,”女记者激动地说,“快出生之前,我在妈妈肚子里屁股朝下。为了便于生产,我妈天天要跪着转动身子,费了不少力气。生我的时候也遭了大罪,因为我的个头太大,不好生……我结婚以后,我妈寄来的钱,我都心安理得地花了,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应该。一年前,我曾经对我妈说过,每月要给她寄100元,可我却从未兑现过,妈妈也没有向我要。这次,听妈妈讲了我小时候的事,我特别感动,回北京后,马上寄去1400元,从我许愿的那个月补起!我妈真是不容易,我得好好孝敬她……”说到这里,她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我也差点流泪。

  过去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位年轻的女记者虽然还没有孩子,但通过和母亲的交谈,她了解了母亲的养育之恩。所以,过去心安理得靠母亲接济的她,终于懂得了用女儿的心去回报母亲,这真是难能可贵啊!

  怎样让孩子们知道母亲的不易呢?

  我建议搞个《我是怎样长大的》征文活动,让孩子都去访问自己的妈妈或关心过自己的人,让他们从小知道,在他们的成长中,妈妈爸爸付出的心血,周围人们给予的关心和爱。

  一棵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当它长成大树,变成木材,建成高楼大厦时,就是最好的回报。

  同样,一个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妈妈爸爸和亲人们的关怀和爱护,离不开老师、同学和许许多多人的教育和帮助。孩子要把这些爱牢牢地记在心中,好好学习,努力工作,长大以后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祖国的爱、人民的爱、亲人的爱。

  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和亲人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并且一点一滴地教他去回报别人。孩子的正确思想是靠灌输的,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无情无义的孩子的出现,是对家长过度溺爱的报应。

  孩子只要了解了妈妈的辛苦和不易,就一定会热爱妈妈、回报妈妈的。回报与酬谢不同。回报是一个人从内心里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代表着一种深深的情谊;而酬谢,是一种还礼,一种答谢,多少掺杂了一些经济的利益。

  儿女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亲情。母亲并不希冀什么回报,而每个孝敬父母的孩子都知道回报,也都在默默地、自觉地回报。正是这种亲情,维系着每一个家庭,成为家庭幸福的凝聚力。

  所以,一个家庭是不是幸福,并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深浅,家庭凝聚力的大小。一个母亲,不必企盼子女当大官,发大财,只要你用人格的力量把孩子培养成人,你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家。

  种下责任的种子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负责。有些家庭里,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上学要经过一场“混战”。为此,许多年轻妈妈问:早上,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他自己的事,妈妈爸爸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学生就应该按时起床、准时上学,根本不能迟到。遇上刮风或雨雪天气,要提早一些起床,早一点出家门,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按时上课,这就是学生的责任。这份责任,父母有必要在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让他们明白。孩子刚刚入学,你可以送他一件礼物:一个可爱的、会叫的小闹钟,并告诉他:“以后你要跟小闹钟交朋友。每天早晨它一叫你,你就一定要起床,再困也得起来。妈妈爸爸不再叫你,上学迟到的话,由你自己负责。”这样坚持三五天,孩子的生物钟调整过来了,到时小闹钟一响,他会自己起床的。

  说实在话,我们替孩子做得愈多,照顾得愈周到,孩子们就愈是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今天这些依赖性很强的儿童,注定会成为明日无能的父母!

  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从经验中悟得这样的道理:做父母的,能够给予子女最好的礼物,应该是“根”和“翅膀”,也就是责任之根与独立之翼。如果缺少了这两样东西,结果会给父母惹来烦恼,甚至会给家庭带来悲剧。

  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种下责任的种子呢?许多妈妈爸爸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

  培养责任感的另一个办法:在家里要给予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和岗位。

  现在,许多年轻的父母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家务活根本不让孩子插手,如果孩子有心帮助大人干点什么,大人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考试分数上去了比干什么都强,家里的活不用你干。”这样的家长可真糊涂,如果孩子不干活,就不会对这个家表示关心,久而久之,可能会变得自私冷漠,好像是这个家的“局外人”。到那时父母醒悟过来,再埋怨孩子不干活,就已经太晚了。

  据一份调查材料介绍,中国城市的孩子每天劳动的时间平均不足2小时,是世界儿童中参加劳动最少的一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句被大家所熟悉的老话,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地是种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什么时候不劳动也不行。”这是一位农民父亲教育子女的话。“不劳动者不得食”,我们应该让孩子体验到,如果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不劳而获”的人,那将来大家都会没有饭吃。

  让孩子在家里有固定的工作,如洗碗、扫地、拖地板、擦玻璃、取牛奶、拿报纸等天天都要做的事情,分几件给孩子干,并且负责到底,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

  对孩子所做的工作,家长要给予认同,以赞赏作为给孩子的奖励。如果用金钱来奖赏孩子的劳动,最终会培养其浓厚的功利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生活富足的孩子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今还有6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就是国情。责任感正是从了解国情开始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再去重复我们的实践,正像我们自己,不可能去重复我们父辈的实践一样。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用我们的思维去看待世界,因为他们有他们生长的环境,他们有他们走过的路。以“找朋友、交朋友、看朋友”为主要内容的“手拉手”互助活动,自199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发起,几年来,一直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交朋友的需求。

  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城市的与农村的小朋友、生活较为富裕地区的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健全的与有残疾的小朋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小朋友,通过“写信、寄书、赠报、走访”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实践,结交成为好朋友。1994年,全国城乡孩子中,结成“手拉手好朋友”一百万对,1995年达到了一千万对,1996年达到一千五百万对!

  香港《镜报》以《中国培养少年儿童的创举》为题,高度评价了“手拉手”互助活动,认为“在少年儿童中坚持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无论对于少年儿童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民族未来一代的塑造,都是意味深长的”。

  “手拉手”互助活动,还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的广泛欢迎和认可,因为它适应了孩子们成长的规律,满足了这代孩子求友的需求。

  少年期,正是一个人从幼稚转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些“想成为大人”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从小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不会有责任感的。在与同龄的“手拉手好朋友”交往的实践中,他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他们自己写信寄给远方的朋友,收到回音,便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得到了一种人的尊重,这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是难以得到的。因此,他们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要想到别人

  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守则。“美德出良才。”良好的文明习惯来自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教育孩子从小事事处处“想到别人”,讲文明,守秩序,他长大后才可能具有文明礼貌的自觉行动。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去英国攻读博士学位,住在一个英国人家中。回国后,她对我讲:在英国,父母教育孩子关心别人是从小处入手的。比如,出入公共场所,父母总要提醒孩子,当自己推门而入时,一定要回头看看身后是否有人,如果有人,你要用手替别人扶着门,等人家接触到门再放手,以免撞伤别人。这虽是一个很小的动作,但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做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事常常被人们忽略。很多大人进门时,猛地推开门马上就松手,反弹回来的门有很大的惯性,会撞到后面的人。再比如,有些人在路边乱扔果皮,从不考虑是否会使别人滑倒;有些人骑车随地吐痰,根本不管是否会吐到后面人的身上;还有的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去想是否会影响他人的工作或休息。他们不知道,开会时台上的人正在讲话,台下听众中也有人讲话,这是对台上讲话人的不尊重;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同学们在下面乱讲话,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在公共汽车上大声说笑,既是对周围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司机注意力的干扰。

  事事处处让孩子“想到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个女大学生曾对我说:“我为什么要为别人着想,我万事不求人。”我问她:“你每天要吃饭,饭是从哪儿来的?”“我自己做的。”“米面是从哪儿来的?”“我自己买的。”“不错,米面是你花钱买的。但米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告诉她:“农民从播种、浇水、锄草、施肥、收割,到把粮食送到粮站、粮库,最后送到祖国各地,这要经过多少人的手,经过多少劳动环节呀,怎么能说万事不求人呢?“再说穿衣服吧,这个程序就更长了。从农民种棉花开始到收获,到纺纱、染色、织布,裁制成大小肥瘦适合各种人的服装后送到商店,你看,这又要经过多少过程呀!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离开谁都不行。一个人不管你有多么伟大,都离不开别人。既然离不开别人,就要时时想着别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关心别人,学会和别人合作,珍惜别人的劳动……”

  一个看来挺简单的道理,讲起来却很复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东西的生产过程,而且涉及到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对这个大学生讲:人的一生中,每一件事物都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请不要说“我万事不求人”。

  一个人的能力是极有限的,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忙,你什么也干不成。

  了解别人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对树立为别人着想的品格十分重要。

  “相信别人,相信所有的人对你都很重要,你才会尊重每一个人。”妈妈们应该让孩子懂得这条做人的原则。

  中国历代名人中,有许多教子做人的典范。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人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独到之处。

  他教孩子修改文章,首先要求孩子们张口念文章,他说:“就是嘴里不出声,心里也要念。念他几遍,就知道行还是不行了。”因为文章是给别人看的。念,就是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一念,不通顺的句子和语病就出来了。

  叶圣陶反对孩子作文用生僻的词语、晦涩难懂的句子,反对念“白肚皮经”。也就是说不能只顾表现自己,不顾别人明白不明白。许多事情自以为想明白了,可是一写出来,没有把思路交待清楚,别人还是看不明白。叶圣陶一再对孩子们讲:“写文章要想到别人,想到读文章的人,要把自己换一个位置,设想成读文章的人,再来看一看文章究竟写得怎么样。”

  “要想到别人”,是叶老写东西的一条重要的守则,更是他为人的一条重要的守则,即使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也能表现出来。有一次,叶圣陶让儿子叶至诚拿一支笔来,儿子头也不抬就随手将笔递了过去。不料,把笔尖递到了父亲的手里。他严肃地批评儿子:“递东西给人家,要先想一想人家接时是否方便。如果递刀子、剪子也这样的话,不就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吗?”

  就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叶氏兄妹三人不但学会了作文,更学会了做人。“要想到别人”,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有着深刻的内涵。这是“为人的一条重要守则”。这条守则,要到上学时再告诉孩子就晚了,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并按这个守则去做人。那么,由谁来告诉孩子呢?当然应该是妈妈,是爸爸。父母的责任是教孩子做人。学会做人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而做人的道理,大都不是坐在课堂里学会的,而是在生活中父母随时随地教给孩子的。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