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日用品 > 探访甑皮岩

探访甑皮岩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8 22:02   浏览 N 次  

   100604下午在伏波山补了些石刻,看看还有时间,电话问碎片甑皮岩路线,他在外地。

  

  路线:象山区凯风路与万福路交会处,可以乘5路、12路公交车,在甑皮岩路口下车,沿雪芙莲旁边的一条路,甑皮岩路西行150米左转即可到达博物馆大门,很容易找。

  

  博物馆免费到6月12号,在门口登记,进得园去。园内环境不错,山水相映,树木葱茏。景区由洞穴遗址保护区、出土文物展示区、独山生态保护区、考古模拟园等四大园区构成,主要景观有“万年前的桂林人”文物展览、甑皮岩遗址、甑皮岩人“复活”、水洞探险、模拟考古、独山奇景、考古碑园等。

  顺着指示牌,很快就到了一个洞口,这就是甑皮岩遗址。遗址的遗迹遗物记载和展示了距今12000――17000年的桂林史前文化发展轨迹,被考古界称为“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有“史前明珠”之誉。

  1965年,桂林南郊的大风山小学,人们想利用附近独山下一个叫甑皮岩的天然洞穴构筑防空洞,为此组织了一次爆破。几声爆炸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碎土中暴露出许多人骨、人牙、兽骨和陶片。文物工作者赶往调查,揭开一段震惊世界的史前文明。这次来自地下的偶然发现,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祖先。

  

  甑皮岩门口,远古时曾是一条地下河出口,涌泉在岩洞前形成池塘、洼地、小溪,最后流进漓江,周围,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这洞穴虽然不大,当时完全可以满足原始人遮风避雨和抵御野兽的要求,古代的人都知道选择靠水的地方,“逐水草而居”这里无疑是居住福地,在这里生活几千年就不奇怪了。

  

  在宝积岩,发现目前桂林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在甑皮岩遗址,发现人类最古老的陶器;这些发现无疑证明,当时的漓江两岸,已是古人类活动的中心。3万年前,漓江西岸宝积岩洞里,一支由古猿进化来的古人,点燃起漓江上第一支人类的火把。即便在以后的两万多年里,“宝积岩人”的后裔逐水草肥美而居,曾扩展到漓江支流桃花江畔的轿子岩、漓江下游雁山的庙岩、二塘的大岩等洞穴生活,最后又定居到了甑皮岩,但先民的足迹,在这个期间,一直没离开过漓江。

  今天,那些从古老土层下发掘出来的一件件古人骨骼、石器、骨器、陶器、螺蛳壳、亚洲象牙化石、漓江鹿角化石、老虎牙齿化石,使我们对漓江的过去有了感知,可以把漓江人类生息的场景,还原到遥远的1.2万年前。

  

  1973年和2001年,考古学家进行两次科学发掘,在甑皮岩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片)、骨器、石丰骨、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还有30多具人骨以及数不清的动物骨骼,使甑皮岩遗址成为目前中国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举世称奇。

  同时在这里也发现了中国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推测:桂林是否是中国陶器的发源地?

  

  这里出土了古人类食后遗弃的113种水、陆生动物遗骸,其中哺乳类的“秀丽漓江鹿”、鸟类的“桂林广西鸟”是首次发现的绝灭种属;桂林在古代是鹿的高产区,在甑皮岩的化石中,秀丽漓江鹿的化石最奇特。因为它与众不同的犄角,同时它是喜温凉动物,它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气候环境比现在的要凉先。目前对漓江鹿的外观所知甚少,它是桂林特有的神秘之鹿。

  我有一朋友的网名喊“秀丽漓江鹿”不知道是不是来源于这里。

  

  这里也鉴定出植物孢粉和碳化物近200种,其中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约1万年的桂花种子。在远古,一旦选定某个洞穴作为家,甑皮岩人就不轻易离去,即时他们在很远的地方捕捉猎物,晚上也会赶回来。他们吃住在洞穴里,在洞穴里留下各种各样的生活遗迹和遗物,如火塘,陶器等,还有吃剩的动物骨头啊,螺壳啊,还会留下一些石器等生产工具。

  

  他们自己不仅舍不得离开洞穴,甚至舍不得让死去的亲人离开洞穴,所以,这里不仅是生者的居住地,也是死者的埋葬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里看见了他们的墓葬地。考古学家在遗址内,共发现了26座不规则圆形竖穴土坑墓,其中发现21具遗体呈现俯首、弯腰、下肢卷曲、上肢垂落或交于胸前,或双手呈环抱状,形如蹲距在母腹中的胎儿,这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屈肢蹲葬。同样发现肢蹲葬的还有轿子岩,因轿子岩遗址比甑皮岩更年代更早,同时这些让专家震惊,甑皮岩人为何要屈肢蹲葬?这种即将濒临死亡时,采取坐靠形式迎接死亡的姿态,难道就是俗语“坐着等死”的起源?

  

  

  

  甑皮岩出土了距今1.2万年的素面夹砂陶器,被权威考古专家考证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器。在甑皮岩遗址第五期文化层,更出现了装饰有花样繁多的刻划纹、戳印纹、水波纹、曲折纹等纹饰的陶罐、陶釜、陶钵、陶制圈足盘、陶豆等器皿,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足以代表桂林史前时期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

  

  甑皮岩出土了距今1.2万年的素面夹砂陶器,被权威考古专家考证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器。在甑皮岩遗址第五期文化层,更出现了装饰有花样繁多的刻划纹、戳印纹、水波纹、曲折纹等纹饰的陶罐、陶釜、陶钵、陶制圈足盘、陶豆等器皿,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物,足以代表桂林史前时期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

  

  

  发明陶器是问了让生活过得更好,有了好的生活,闲情逸致就出来了,这就表现在陶器的纹饰上。有绳纹,水波纹,网格纹,干栏纹。这些纹饰多以反映生活为主,通过这些纹饰可以想象他们的真实生活,揣度他们的精神世界。

  

  9000年前的古陶片

  

  

  

  

  发明陶器后的甑皮岩人,对螺蚌有着特别的偏爱。根据对挖掘出来的动物化石的整理结果,甑皮岩人对食用的水生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螺蚌等贝类占了49种。可见采集螺蚌是甑皮岩人获取肉食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距今12000-11000年时,甑皮岩人制陶技术还十分粗糙。到8000-7000年间,“慢轮修胎法”得到应用,制陶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甑皮岩第5期的陶盛食器:陶豆和陶罐

  

  1986年1月28日,邓小平同志曾专程来此考察。

  

  甑皮岩遗址,犹如一本万年地书,揭示了桂林距今12000-7000年间人类文化发展的脉络,填补了桂林史前5000年的历史。

  

  站在甑皮岩遗址的考古探坑边上,凝视着远古的漓江文化,良久。

  在阳朔现在有个新的景点,叫图腾古道,里面是有些甑皮岩人在那里表演,还有模有样的。问过碎片,他说:那些土人,说起来,也应该是甑皮岩人的后代之一,因为,甑皮岩人是现代华南及东南亚人的祖先之一。这是体质人类学者的研究成果,但还没到DNA鉴定的那个程度。

  再摘点文字: 在甑皮岩内先后出土29具人骨,其中1965年出土5具,1973年出土18具,1974-1975年出土4具,2001年出土2具。除1965年出土人骨在“文革”期间散失外,其余均保存于本馆。1973年出土人骨已经观察、测量和研究,结果表明“甑皮岩人”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与现代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人比较接近,与现代部分华南人和壮族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无疑是现代华南人和东南亚人的古老祖先之一。

  “甑皮岩人”在某些特征上也表现出若干“赤道人种”的倾向,这应是继承旧石器时代晚期柳江人体质的结果。“甑皮岩人”身上还具有一些原始性状,如头颅较长而低、颅面垂直指数较小、股骨颈干角较小(显示还不能像现代人一样自如地直立行走)等。这些原始性状表明“甑皮岩人”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人体质基因的遗传,他们还处于现代人的形成过程中,在人类起源学上处于正在形成中的蒙古人种的南方类型与现代南亚蒙古人种的过渡环节上。因此,甑皮岩人在人类进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甑皮岩的洞口,看见有人在整理洞口前的榕树,因为树根扎进了岩石,遗址这些是古迹,需要好好保护。

  我问了一工作人员,为什么馆里面要搞点娱乐的东西,现在甑皮岩的是带点景点的搞法。他说现在甑皮岩园区的费用很拮据,经费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来,只有结合景点来搞,增加收入,或者从另外一方面,以娱乐的方式让大家来更了解我们的史前文化。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