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时间:基本与金博达成的共识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2 20:22 浏览 N 次本文的作者为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网名为暴走メGreatWall的学长,系作者本人言论,与本博立场无关。
我们集中地看一下对于杨宏斌老师的文章,各方所持的观点(不完全统计):杨宏斌:锻炼自己需要在校报,新闻系大部分学生沦为应用考试工具。我校新闻系教学水平不高。(换言之就是质疑了我系新闻教研室教师的能力)
新闻系领导和中文教研室:因为消息控制的原因,暂时没有表态。(考虑到系内新闻教研室和中文教研室的派系斗争问题,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彭老爷子一定是窃喜的。)
新闻系新闻教研室:
- 金立群:对杨宏斌意见持八成地赞同,反对其对新闻系教学水平的质疑,肯定其提出的问题反映了实际,以谦虚自省的心态接受。
- 部分教师:较为强烈地反对,认为杨宏斌高傲自大,不知好歹,仗势欺人等。
新闻系学生:
- 07-09级:大部分人对此还是表示不知情,小部分人表示十分愤慨。
- 10级:部分人表示震惊,并对新闻系产生质疑。
杨老师是个什么样的思想,我长期都处于听闻而不了解的状态,但是我在他这个博文(了解该博文详细内容请点击链接进入)被传得很火的时刻,选择了去了解他。在与金博通电话之时,我想我与金博是达成了共识的(发现我经常与金博夏老达成某方面共识,看来我们很有默契了……窃喜啊):杨老师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我们这些专业老师和学生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个实战新闻派,而且他所说明的部分的问题,这是确实存在的。先列举下杨老师思想中,一些不能达成共识的方面:
- “其实你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校报这个平台就是我这个平台,我的新闻素养和实战经历决定了校报的高度,这是很多校报老师无法比拟的。”
杨老师很出色?杨老师的确很出色,不过,大部分同学的意见是,杨老师主持党报工作很出色。P.S.我个人觉得杨老师要减少自己抽风的次数,不要安排人写一个消息之后告诉他你这篇稿子写得比谁谁谁的好,然后报纸或者网站上上了他的稿子,或者压根就不对完成的稿件发表意见了。话说,大家没有见过其他校报老师,也确实没有什么可比性。这一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们也不得不在解读完这句话里面负面的含义之后表示:有的老师也不见得比杨老师差,谦虚点会比较好。
- “宁可去《汤逊湖》当部长,也不愿意来校报写稿;宁可去《藏龙学刊》当主编,也不愿意来校报写评论;宁可在新闻系办个所谓的系报,也不愿意他的新闻作品一而再地被我打回去要求重新采访和写作。”
这个看法也有些主观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1)团刊《汤逊湖》2010-2011这一届的质量还是略胜于校报的,客观看来,《汤》的人物专访写作还是相当出色的,有的人兴趣在专访、报道、专题,而校报没有开设这些栏目,不是他们兴趣所指,我想与竞争什么部长的无关吧。(2)《藏龙学刊》主编,你说Z学姐么?她在记者团视频组工作,再说一大四的人了,平时又那么勤奋,个人认为她的新闻业务素养绝对不会低于记者团陈峥嵘的水平。同样的,兴趣所指,校报能像《藏龙学刊》一样具备满足人需求条件么?(3)除了兴趣,学生自主创办的《新闻周末》的气魄,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新闻周末》主创人员我、Sister Lu,在记者团的时候,稿子只被打回过一次。如果精力有限是个理由,不知道杨老师能不能接受?另外《新闻周末》着实太年轻,我们也诚恳接受任何人的任何批评。
- “可以说,我们是按照湖北日报、中国青年报、楚天都市报和南方周末四大家报纸的综合标准来努力办报的。如果在校报上有发表稿件的能力,基本上在楚天都市报上发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不得不说,从专业角度看来,这四家报纸的风格相差太大。《湖北经济学院报》如果按这些报纸的综合标准努力办报,不知道会办成什么样子?不过细细说来,校报的与楚报差距也很大。每一期的校报到了新闻系手里,不是被残忍虐待,就是被喜爱校对的人划了个稀烂。
不得不说,校报并不是每一期都按照杨老师的愿望和标准去打造的,有时候校报很出色,有时候的校报,居然可以登两三篇没有多少价值的稿件(一版的党政要闻是必须登的,这个就不费口舌了,举例批评下180期左右某期校报上2版某篇稿子,写的是管院一个班的军训回忆,一看就是没有采访的!开头就说“XXXX班是全校唯一一个XXX标兵(具体的记不清了,但是这个奖项在表彰大会上是很多班都获得了的)连”,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稿子居然上了校报!而且语言逻辑性极差。这种例子也不胜枚举。杨老师说出这种话,是应该反省的。
- “还有个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校报可以评选湖北新闻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湖北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一个奖比在学校一些没有正规刊号,没有专业指导老师的媒体写10篇20篇要强得多。”
评奖,功利性也太强了点吧?具体的就不说什么了。实战派的新闻系学生心里明白。
- 认为做一个好的新闻人是为党报写稿,写好稿子,做好新闻业务才能算是合格的新闻系学生。
不得不指出,除了杨老师,觊觎新闻系专业资源的何止记者团一家。团委、各院系报刊编辑部都眼巴巴地指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然而新闻系的学生就一定得参与校报的编辑吗?媒体人除了新闻业务一块(我想杨老师这里只说了写稿的问题,但是广义上理解应该是指新闻业务吧,这里就不刻意“找茬”了)可以选择,还可以选择媒介经营与广告传播,出版发行等等与新闻相关的事务吧。诚如新闻系的专业设置一样,新闻系怎么只能会做报纸,而且是做党报呢。
我接下来谈一下关于杨宏斌老师思想中应该可以博得共识的部分。- 1.对我系新闻专业教学水平的质疑,新闻系学生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实战能力差。
- 2.新闻系学生的心态问题:宁可满足自己的虚荣,也不愿从基层做起,心比天高,自己吃亏。
- 3.“不做一个独立的思想者,思考者,反而跟随大众,做了一个集体无意识的追随者。 我们新闻系很多学生,考虑自己的情感、生活多一点,考虑世界、国家乃至社会经济民生的太少了。一看扣扣签名、群记录、学校BBS,就知道学生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 4.“别说是新闻专业,就是其他专业,一样也可以在一般媒体混得游刃有余。”
对于年轻的新闻系而言,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要紧的问题。新闻系有一小撮出色的教学实践相长的老师(其实因为学位的关系,在教学上更为出色)。不过也要考虑到大部分教师是能力不足而且拖后腿的。试想少部分人的优秀能够拔高外人对这个群体的评价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对新闻系学生的质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一点我们需要理智看待:首先作为一个全国二流高校的三流专业,就算你是一个一流的人才,在这种大环境下总是会缩水的吧?其次教学的专业化确实不够深入细致,在教学这块理论很有必要,但是从来学不精学不透,成绩不优秀;实践而言,除了培养职业媒体人以外还没有别的打算,连广告传播专业的建设都有些空。再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06/07级固然会有为了考研把新闻理论吃透的,不过新闻这东西还是活实践死理论。难度看似不大实际很大的东西,对于专家和党政系统而言都显得有些棘手了,更何况对于我们这区区草民呢?学生自主搭建新闻周末,或许能说明一种进步,不过这种进步能够持续多久呢?
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不光是新闻系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的问题。杨老师提出的“优秀”这个概念,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少数人的。如果新闻系大部分人都“优秀”,那么湖经新闻系存在于湖经这个地方,显然是不合理的。
“你们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同学喜欢当官,宁可去《汤逊湖》当部长,也不愿意来校报写稿;宁可去《藏龙学刊》当主编,也不愿意来校报写评论;宁可在新闻系办个所谓的系报,也不愿意他的新闻作品一而再地被我打回去要求重新采访和写作。”
虽然这段话具体所列举的问题有待商榷,不过也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很多人的心态。“很多同学喜欢当官”是个不争的事实。记得组建新闻周末的时候,有些女生就问:“我可以当什么部长啊?”
不过,这个只是新闻系学生的问题吗?显然,这是个大众化的问题。
这句话说的,不需要什么解读了。无可厚非的事实。
看看现在大媒体有多少新闻专业的。而且,杨老师说的是“一般媒体”。是该自省下了,天真的我们。
不论是新闻系的学生,还是新闻系的老师,其实都应该正视我们当今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并尝试让我们做的更好。我们年轻,我们有时间,但我们更应该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应当看到,很多人都把精力花在证明自己上,殊不知证明自己所在的集体是更有效果的。经院新闻系不满自己的处境,却倾向于把他人负面的评价逐渐沦为自己所处的实际,这是应当避免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论怎么表述,我们要让自己保持清醒。- 05-27· 修身岂为名传世 做事唯思
- 05-18· 牙依舊很疼= =
- 05-16· 产品历史
- 05-14· 四月行记之<金碧辉煌的
- 05-14· 5月24日,《经济补偿金、
- 05-14· 怎样调整办公坐向?
- 05-14· 经典款的怀旧魅力!天梭唯
- 05-14· 凯王液下泵业董事
- 05-14· 上海凯王煤气灶维修...
- 05-14· $ 专☆修 『凯王』 上海
- 05-14· 最近我很好~
- 05-14· 评《大宅门》中的白佳莉
- 05-13· 2011年财富新贵走俏餐具行
- 05-13· “餐洁仕”由来与发展
- 05-12· 快乐生活每一天---【转载
- 05-12· “宫城野上闻秋风。唯思
- 05-12· 唯思主义批判 (2011-03-11
- 05-12· 公司简介
- 05-12·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 05-12· 友情提示:安全驾车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