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新榆林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3 15:12 浏览 N 次
改造后的榆溪河夜景 第一次来到榆林的人不会相信,印象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的边塞古城,如今已是芳草遍地,翠绿满城。 “过去,飞机进入榆林的上空,眼前全是灰蒙蒙的,尤其是冬天 的早晨,大多机关单位和居民做饭、取暖都烧烟煤,整个城市烟雾笼 罩,甚至达到‘不识榆林真面目’的地步。”刚下飞机的福建客商岳 靖宇回忆着说,“变化的确太大了,现在的榆林市真可谓是碧水环绕, 蓝天白云,干净整洁,风景怡人的绿色生态城市。” 其实,不仅仅是“客商”岳靖宇把榆林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 里,对于这座有“塞上明珠”之称的能源化工重镇来说,榆林这几年 的变化让当地市民体会最深。 居住在榆林市西沙的退休干部杜成胜说,榆林城市面貌最让人感 受欣慰的是:看见蓝天的次数更多了,榆溪河的水更清澈了,街道更 干净了,城市功能更齐全了…… 据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自动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榆林市达到国 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78天,2008年为312天,2009年达到33 6天,2010年提前50天达到了“创模”考核指标要求,截至12月30日, 全年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32天。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榆林市开展的“以人为本,打造绿色生态名市” 为目标的“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活动。 榆林,这片由黄土文化、草原游牧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共同交融 孕育的神奇土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富集。改革开放以来,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 为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过去的粗放开发导致的粉尘、 废气、煤烟、污水、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生态和人居环 境,蓝天变黑了,河水变臭了…… 这些变化对榆林的发展方式和生存环境提出了全新的挑战。2006 年9月,榆林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要将榆林建成“省级卫生城市 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双创”口号。同年10月23日,榆林市委、市政 府在榆林宾馆召开了隆重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动员 大会”,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了“双创”工作动员令! 在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金柱为组长的“榆林市‘双 创’领导小组”带领下,榆林全市上下打响了一场天蓝、地绿、水清、 景美、人和的“创模”战斗…… 四年来,全市上下层层动员,全民参与,全面部署,全力以赴, 走城乡统筹、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共建共享的“创模”之路,通过 实施“八大工程”,使榆林市城市硬件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综合功能 日趋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有效地推动了榆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使广大老百姓实实在在 享受到了“创模”带来的实惠。榆林市市长胡志强说,加快经济发展, 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生活过得更好。 加强组织健全制度奏响“创模”进行曲 榆林市副市长艾保全认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 市工作是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的新要求,这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 及方方面面,必须建立组织严密、政令畅通、联动高效、齐抓共管的 领导体系。 为了保证“创模”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榆林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 强有力的工作制度和具体措施,全力推动“创模”活动井然有序开展。 “创模”活动开展以来,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健全“创 模”宣传网络,对全市“创模”动态实行挂牌宣传,形成了全方位的 宣传态势。在《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榆林广播电台、榆林新闻 网等媒体开辟“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专栏14个,发表稿件7000多条( 篇),表扬创模先进典型,曝光环保违法行为。设置大型“双创”公 益广告牌60余处,宣传牌4600余块,印发《创建宣传手册》、《创建 画册》、《市民健康卫生知识手册》、《市民必读》等“双创”宣传 资料40余种120多万份,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 “创摸”热情,为创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为了夯实工作责任,建立长效机制,严格督查考核,严明工作纪 律。榆林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 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考核办法》、《榆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 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效能督察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榆林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等 三个文件,从考核到问责到否决,建立起了一套可操作的督查督办制 度。 榆林市“双创”办按照严格的年度考核办法将被考核单位按检查 分值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对于成绩显著的单 位和个人,将分别表彰奖励;对于年度考核中不合格或排名最后的单 位将执行“一票否决”制度,或实行责任追究并予以通报批评。对于 督察中发现的问题,督察组将向督察对象书面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和要求,督察对象根据督察建议和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迅速 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将启动问责程序,对相关负责人员实 施责任追究。 2010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分解落实榆林市 2010年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任务的通知》、《调整“双创”工 作中市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包抓街道巷道责任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 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各县区各部门按照任务要求,对照创建标准, 将目标任务细化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身上。同时,严格实 行领导包片、部门包点制,实行定期不定期检查通报制。把粗放式、 低效能管理转变为细致、高效能管理,把突击运动式管理转变为经常 性、持续性管理。榆林市“双创”办主任张华说,只有把“创模”这 一民生工程办好办实,老百姓才能真正从创建中得到家园净化、环境 美化、城市绿化的实惠。 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打造“塞上江南” 还老百姓一片蓝天,还老百姓一片碧水,是榆林“创模”活动首 要任务之一。 从2006年启动实施以消除煤烟型粉尘污染为目的的“蓝天工程” 以来,榆林市着力从改善城市燃料结构入手,下硬茬开展禁烧烟煤、 改造燃煤锅炉、治理施工扬尘及餐饮业油烟等多项治理活动。市政府 颁布禁烧烟煤《通告》,对榆林城区632台燃煤锅炉进行了强制整改, 回收了城区机关单位和居民户存放烟煤500多万吨。城区烟尘控制区 覆盖面由2007年54平方公里到2008年扩展到74平方公里,占到榆林城 区建成区面积35.85平方公里的206%。同时大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和 气化工程,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2006年350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7 1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0%。城市天然气用户由2006年不 足2万户,增加到2009年的75035户,气化普及率达到70%。 为了加大城市机动车辆排气治理,榆林市成立了“榆林市机动车 排气检测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榆林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 管理办法》,投资新建了机动车环保检测中心并投入运行,开展了机 动车排气环保定期检测,对未进行排气检测的机动车或排气环保检测 达不到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一律不予年检,不准上路行驶。 同时,把城市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污染治理纳入“创模” 工作管理范畴,出台了《榆林市建设工程治理扬尘及噪声污染暂行规 定》,成立专门管理工作机构,建立施工污染申报制度,形成由环保 部门监控,规划部门负责治理的动态跟踪管理体系。四年间,对开工 建设的600多项工程,全部进行跟踪监管。榆林城区现有营运的1019家 餐饮业、105家豆腐作坊全部改用清洁燃料。据统计,榆林城区清洁能 源使用率达到56.50%。 四年来,榆林市财政累计投入“蓝天工程”专项资金达1.4亿元。 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大力气整治,使榆林城区环境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碧水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榆林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 地的保护。城区红石峡、尤家峁等集中式饮用地表水水源地重新划界 立桩,逐步扩大保护范围。市县每年都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水 源保护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视察。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定期对水 源地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城市居民饮水安全。 同时,采取定期、定时、定量、定指标、定范围的“五定”监测 程序对水源地水质、水功能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各项指标实行监 测制度,城市供水能力提高到了5万吨/日,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功能环境、功能区水质达 标率为100%,出境断面水水质达标率100%。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治理,榆林城区新建2座污水处理厂,集 污管网铺设总量超过228公里,使城区生活污水80%以上得到集中处理 ,2010年,又有8个县(区)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投用,污水处理率上升 为92.01%。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和工业企业申 报登记执行率全部符合标准。无定河、窟野河等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 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 同时,投资5亿多元的两期城区河道绿化、美化综合治理工程, 对流经城区的榆溪河、榆阳河河道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通 过清除淤泥,衬砌河堤,绿化美化堤岸工程,使榆溪河形成了近70万 平方米的连续水面,建成了“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经济、文化、 生态走廊,将新老市区一水相映,形成了国内罕见的沙漠城市独有的 滨水景观,胜似塞上江南。 以人为本 构建宜居城市 榆林市坚持走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共建共享的“创模”成果之 路,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绿、净、美等系列整治工 程,榆林已成为一座绿意盎然、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宜居城 市。 榆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 法》,大力实施“宁静工程”。按照“创模”指标考核体系要求,完 善了榆林城区噪声功能区划修编,把城市环境噪声综合整治融入创建 “文明工地”“文明机关”“文明小区”等多项活动中,每年都组织 相关部门在中、高考和主要节假日期间进行噪声执法专项整治检查。 对城区以400米为单位,形成200多个虚拟网格,按照区域特点择定了 文教居住区、工业区、混杂区和交通干线区,共设置5个具有代表性 的测试点,按环境噪声监测规范要求,进行定期监测。对城区27条主 次干道划定双向禁鸣区域,设置禁鸣标志,加强执法巡查,有效控制 交通噪声污染。 同时,对建筑施工和工业噪声强化监管,四年来,组织环保、公 安、交通、城市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出动监察人员600多人次,对重 点噪声区域进行了80多次集中整顿,及时处理群众所反映的噪声扰民 问题。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平 均值,均控制在60分贝和70分贝的考核指标范围以下,合格区域面积 占建成区总面积的96.7%。有效遏制了噪声污染,给市民营造了一个 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年来,榆林大力实施“固废处置工程”,全市电力、化工企业 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石油、天然 气开发企业产生的油泥、油渣等危险废物都统一送往省上有资质机构 回收处置,企业使用各类放射源和医疗机构射线装置都办理了环评手 续和许可证,建立健全转运、销毁、回收交接登记制度,做到严格审 批,严格管理。榆林城区,横山县、神木、府谷等重点县城垃圾无害 化处理场已建成投入运行。榆林城区四年累计投资4亿多元,新建封 闭垃圾收集点42座,环卫工人休息场所24处,新增及更换各类垃圾收 容器5249个,添置果皮箱1200个、密闭式垃圾桶1500个,环卫大型机 械车32辆,垃圾清运车42辆,机械化清扫率达20%以上。城市生活、 建筑垃圾实行统管统运,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全市电力、化工石油、天然气开发企业产生的粉煤灰、炉渣、油泥、 油渣等等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4.55%。2009年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为100%。2009年8月份,投资1500万元的“ 榆林市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正式建成投入运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率达到了70%。标志着榆林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更加美化城市环境,榆林市城区投资1亿多元,通过完成“ 绿化十大项目”,全面实施“环保生态工程”。四年来,完成道路绿 化40多条,建成小区休闲绿地16块,建设绿化池500多个。采取庭院 绿化、退硬还绿、见缝插绿等办法,对19个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创 建了50个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的园林式小区和园林式单位。建成 国家级绿色文明单位4家,省级31家,市级99家,县区级120多家。对 世纪广场、凌霄广场、火车站广场的设施功能不断进行完善升级。新 建了长城北路绿地广场,榆阳区政府广场,开发区阳光广场,沙河桥 头广场,兴达路街心广场。 经过几年的综治绿化,榆林市城区绿化面积达1311.55公顷,绿化 覆盖率由2006年的30.2%提高到36.58%,绿地率由27.1%提高到31.6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01平方米提高7.66平方米。 截至2010年底,榆林市已获批复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森 林公园约85.80万亩,一、二级水源保护区有70.00万亩,国家级和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8处。受保护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 区总计占地面积约216.87万亩,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3. 32%。 低碳环保 实现可持续发展 倡导节能降耗,既是“创模”的硬性指标,也是榆林转变发展方 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6年开始,榆林全面实施“ 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坚持走资源消耗少, 经济效益高的新型工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 型经济的转变。 四年来,万元GDP能耗连续下降,能耗累计下降18.01%,完成“ 十一五”节能降耗总体目标任务的85.85%。单位GDP用水量连续四年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下降。2009年,榆林市共削减二氧化硫1071 8.5吨,化学需氧量2416吨,两项主要污染物分别下降2.2%和4.38%, 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减排任务。 综合运用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停产限排等各项措施,关闭年产 60万吨以下小兰炭企业96户、关闭规模达760万吨。国华锦能电厂二 期等4户大企业和23户小火电企业建成脱硫或固硫设施,减排化学耗 氧量。锦界开发区、榆林经济开发区、榆林城区及神木县城4座生活 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石油开发区新建污水处理回注站5个,新增回 注处理能力400万吨。为了切实加强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现场监控, 榆林市环保局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全市已 安装运行40多套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国控、省控重点企业污染源全 部实现自动监控,并和省环保信息平台联网,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 执行率100%。 高效的管理为“创模”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榆林市将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行环保质 量公告制度,环保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环境管理与能 力建设工程”,环保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榆林市环境监 察支队和监测总站能力建设达到了国家西部Ⅱ级标准,12个县区环境 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基本达到了国家西部Ⅲ级标准。 为了达到及时高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水平,榆林市政府制定了 《榆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聘请环保专家成立了应急协调领 导小组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分队,配置专业的应急防护设施,规 范应急信息发布内容。各县(区)都建立环境突发应急机制,制定了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2007年-2010年先后四次分别在米 脂“金泰氯碱化工公司”、“长庆采油厂”和“榆林天然气化工厂” 等重点部位实施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并对未经批准,擅自投入 试生产的神木九江等7家企业下达停产通知。近年来,榆林市未发生 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同时,榆林市为市县两级环境监察机构配备了执法装备和监察仪 器,加大环保执法监察力度。先后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892人次,检查 各类重点企业790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8家,检查新建、建成 和投入生产的大中型企业100多个,对于40个未执行环评“三同时” 的建设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国、省控工业企业废水和废气排污口全 部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并和环境保护部门实现联网。全市建设项目“环 评”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90%,规划环评≥80%。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榆林市成立了健康教育 所,市、区、街办和社区四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覆盖率达90%。通过 举办“‘双创’大讲堂”进校园活动以及印发《环保教育知识读本》, 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环境教育,普及率逐年上升。 2006年普及率为65%;2007年为72%;2008年为78%;2009年中小学 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创模”工程惠百姓 “双创”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以“双创”为契机,加大环境建 设投资力度,大力实施“惠民工程”,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双创带来 的实惠,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大增加了榆林市民的幸福指数。 2006年“创模”活动开展以来,每年财政投资经费大幅度增长。 榆林市政府将环保专项经费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为创模工作提供了 充足的资金保障。2007年市县区财政投资环境基础实施建设2亿多元, 工业企业污染源及“三同时”项目投资5亿多元,各种污染设施运行 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5000多万元,2008年市县区财政投资环境基础实 施建设5亿多元,工业企业污染源及“三同时”项目投资10多亿元,各 种污染设施运行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7000多万元。四年来,累计投入 各种建设资金45.97亿元。 在全力向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冲刺的同时,榆林经济社会 也实现了可持续的跨越发展。预计2010年可实现GDP1600亿元,同比 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000亿元,增长20%;财政收 入可完成390亿元,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 元,增长16%。人民群众真正从“创模”中得到实惠。 经过四年的大力整治,榆林市区、城乡结合部及周边环境明显改 善,在榆林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中,2006、2007、2008年满意率 分别为62.31%、69.95%、77.7%,2009年满意率上升到86.20%。 设立的“12369”环保举报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群众反映的 热点、重点问题全部办理并回复,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如今的榆林,两季有花,三季有绿,四季长青,条条马路亮丽整 洁,城市上空蓝天白云,榆溪河清澈可见,古城步行一条街被整修一新,六楼骑街再现历史文化名城景观。无论是每一个充满生机的清晨, 还是每一个值得留恋的黄昏,在榆林市区新建的阳光广场、世纪广场、 凌霄广场,人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让人感受到了这座新生古城的一 派欢乐与祥和。 榆林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356万人民,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 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认真对照创模指标查找差距,以存在的问题抓整改,正在 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力争把榆林早日建设成天蓝、地绿、水清、 景美、人和的环保模范生态家园。
- 05-27· 修身岂为名传世 做事唯思
- 05-18· 牙依舊很疼= =
- 05-16· 产品历史
- 05-14· 四月行记之<金碧辉煌的
- 05-14· 5月24日,《经济补偿金、
- 05-14· 怎样调整办公坐向?
- 05-14· 经典款的怀旧魅力!天梭唯
- 05-14· 凯王液下泵业董事
- 05-14· 上海凯王煤气灶维修...
- 05-14· $ 专☆修 『凯王』 上海
- 05-14· 最近我很好~
- 05-14· 评《大宅门》中的白佳莉
- 05-13· 2011年财富新贵走俏餐具行
- 05-13· “餐洁仕”由来与发展
- 05-12· 快乐生活每一天---【转载
- 05-12· “宫城野上闻秋风。唯思
- 05-12· 唯思主义批判 (2011-03-11
- 05-12· 公司简介
- 05-12·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 05-12· 友情提示:安全驾车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