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美容 > 悲情白石洲

悲情白石洲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0 20:37   浏览 N 次  

悲情白石洲

文/陈康太

深圳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十二位研究生曾做过一个“民间视野下的深圳三十年”系列访谈录,后定名为《鹏城·印象》,计有十二万字左右。这个专题是由我牵头开展的,最初的想法,是要走进深圳民间的生活,倾听长者或同辈的声音,倾听他们在深圳的经历,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悲喜哀乐,乃至他们的梦想与挣扎……我一直以为,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当是唤醒历史记忆、保存历史细节的一个重要方式。数月的奔走,收获颇丰,采访对象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乃至各个年龄阶段:既有创业者,有司机,有侨联主席,也有公务员等;既有年近六七旬的老者,有中青年,也有与笔者年龄相近的年轻人。而因了各人的经历各有特色,访谈录最终呈现出来的面貌是丰富多样的。蕴藏于访谈过程中的不少细节是震撼人心的,例如一位1985年的逃港者在与我们的交谈中曾透露过,当年不少人宁愿呆在香港四面围墙的难民营中,也不愿被遣返大陆,这样的细节不仅仅为我们追寻深圳三十年发展历程提供了翔实的佐证,更使我们在回顾过去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时获得更深的体会并作出反思。

在这个访谈系列中的我参与了近半数的采访过程,有幸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甚至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受访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我发现,不少受访者对自己在深圳生活经历的口述,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所谓“正史”有不尽吻合处,或曰,他们的历史更多是被“正史”遗漏掉的,在我看来,这样的一手访谈资料尤显珍贵的。与前面所提到的可作正史佐证的逃港者经历相比,我对白石洲某看店老人的印象更为深刻:他的经历平谈无奇,他和他的侄子来深多年却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拓荒者——是啊,拓荒者是后人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深圳创业者的一个褒义称谓,那么失败者算不算是拓荒者呢?如果算,则这个失败者的形象与我们在正史中所记载的、我们脑海中所呈现的勇往直前的拓荒者相去甚远;如果不算,那不是否认了他们对深圳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了吗?不管他们的贡献值多么微不足道,深圳的崛起岂能将无数失败者的辛劳付出一笔抹杀。

我不止一次走访白石洲的出租屋,我的兄长初到深圳寻职,住处也是白石洲。有意思的是,几乎大多数从外地来深圳打工的人都白石洲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缘分,究其原因:一是白石洲的地理位置优越,它位于深南大道一侧,交通方便,又毗邻华侨城高档社区和科技园,旁有世界之窗和欢乐谷等游乐场所;其二,自是因为那里出租屋众多,房租相对便宜,我想后者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吧。坐公交车到白石洲站下,沿石洲中路初行一小段路,两旁高楼林立,行人匆匆,与坐车行驶在深南大道上,使眼快速掠过白石洲的光鲜外表并无二致,待得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左拐,就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在那里出租屋挤得密密麻麻,楼群间参差不齐,相互握手乃至如同亲吻般紧紧相依,电线电缆纵横交错,如蛛网、树根首尾呼应,穿插迂回于其间。小巷窄得走不过一辆大卡车,两旁还要摆满了小摊,卖蔬菜的,卖鱼的,卖鸡鸭的,大老远就可以闻到腥臭。听说白石洲的有车一族宁愿花钱在外面买泊车位,也不愿把车开进来,不然,卖菜小贩故意把装菜的箩筐把路中心“献身”,压坏了菜你就得全数买下,这一幕未得亲见。我第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倒是被一辆手推垃圾车堵住了半天。

采访洪老先生是在意料之外。我在其间行走多时,见到的多是熙熙攘攘、行色匆匆的人流,只有一间生意冷淡的小店里坐着一位神态恬静的老者,仿佛与这个世界毫无联系,反而吸引了我的注意,于是走过去与之攀谈起来。洪老先生是福建南安市诗山镇梧埔村人,1994年到深圳投奔侄子,那一年他64岁,年轻时到过福州、德化等地打工,当过伐木工、搬运工、维修工,后来都因为没有正式推荐信被辞退了。侄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赴深圳闯荡的拓荒牛之一,打过工,与人在南山区合资办过企业,公司后来不幸倒闭,又转到宝安区开塑胶厂,虽为人积极进取,而事业多有不顺。洪老先生过来之后,侄子就在白石洲开了间小杂货店,交由他打理。所以他说,“我不是什么拓荒者,我是在家里没事干,跟着来的。”

那天我与洪老先生对面而坐,相谈甚欢,我想,他是沉默得太久了。一条狭窄的小路见证了白石洲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变迁与坎坷,也记录了他近十几年来孤寂的生活。当我问到他初来深圳时的情况时,他感慨道:“以前这里就是一条小路,到现在还是这么小。不过以前整条路上只有三间小店,还没有这么多店铺和商场。那时候楼也不高,最高的也就是六、七层吧,有好多高楼都是后来才建的。”他在白石洲除了侄子侄媳妇一家,举目无亲,老伴早亡,也没有什么朋友。唯一的可以交谈的对象,大概是对面街猪肉档早晨看守猪肉的老人。而这位老人却在去年连续遭到一伙人的抢劫,“人家直接开车过来,下车后拿一个像电棍一样的东西碰一下你,人就不会讲话了,眼睛也受不了,他就把你的猪肉全搬上车了”,洪老先生愤愤不平地说道。老人从此没有再出现。洪老先生只得又整天一个人默默地静坐在自家的小店里,每天清晨早早打开门,数着上班一族匆忙而凌乱的脚步。

我始终迷惑不解的是,洪老先生的小店太老,太旧,卖的东西也太少了,说是杂货店,不如说是杂物间,这里摆放着各类瓶瓶罐罐,有酱油,有白糖,有啤酒,还有散装的烟丝,却基本无人问津,这样的店铺如何赢利?何况在它隔壁就有好几间小型超市。他自己也坦言,除了铺租,还要交国税地税,加上水电费,每个月的支出差不多上四千块。“根本就赚不了钱”,他说。我问,那有没有想过换一种经营方式?他只是淡然地答道:“一直都是这样,都是卖日用杂货,很难再改变了。现在什么店都有,你做什么都不好做。”是啊,屈指一算,洪老先生今年已经76岁了,你让一个76岁的老人,如何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老人是忍隐的,但他又不愿回老家去。他说,“现在回家,连田都没得耕了,田地里全部都盖上了房子。1958年的时候是撤房开田,现在刚好相反。盖那么多房子,也没有人住。人都出来打工、做生意了。像我哥哥、弟弟他们,盖了好几栋房子,都是三层、两层的,人都走了,房子谁来住?在那边整条道路上都没有一个店铺,又没有工厂,没有公司,房子也不能拿来出租啊。”我忽然间感到一阵莫名的悲从中来。三十年前洪老先生的侄子到深圳来打拼,至今仍旧要住在白石洲的出租屋里,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拿回家去建房子,却人去屋空。

有人说,深圳是年轻人的城市,每天早晚出没于公交车上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上班一族。三十年前,洪老先生的侄子二十来岁,而现在,已经五十出头了。深圳依旧年轻,深南大道上依旧车水马龙,喧闹而又落寞的白石洲出租屋群,就像被一片被遗忘的角落,沉潜于这座繁华都市的主流生活之外,却又成了大多数追梦人初到深圳时的落脚点和起点。在他们内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有一天可以离开这个地方。翻开历史,我们看到的,也许是深圳崛起历程中既辉煌又鼓舞人心的拓荒史和成功史,却忘记了那些前赴后继的、卑微的、从未停下脚步的追赶者和失败者。一将功成万骨枯,此言重矣,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甚至只是试图去了解——那些沉潜于历史背后的无名者?我从白石洲的出租屋群中走出,跨过一条马路,眼前正是富丽堂皇的京基百纳大楼和广场,一阵热风从马路一侧刮过,透出了丝丝悲凉。

2010年8月10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