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美容 > 对名人博客的后现代阐释

对名人博客的后现代阐释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1 17:35   浏览 N 次  

近两年,博客在大陆兴起,蔚然成风。以新浪网为标识的名人博客,不但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线,并且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文化”现象(这里所指的“文化”应该从广义上进行解读,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文科学”)。尤其是围绕“名人博客是大众传媒,还是私人日志”的争论,直接关系到现代社会得以维系的“法制、民主、平等与自由”等根本性问题。事实上,这种争论也直接动摇了“法制、民主、平等与自由”这些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透过这种争论现象,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的洞察力及勇气,就会发现其体现的乃是现代性本身不可调节的一些逻辑矛盾及冲突。

这种矛盾主要就体现在“博客”与“名人”之间的冲突。博客(blog)是一个音译词语,其本意就是“日志”,起源于“航海日志”。显然,博客发展至今,这种客观记录的“日志”其本身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性质上的改变。简单的说,博客已成为一种大众交流的“场域”。一种以网络形式,理论上所有人都能够参与的介质。这个“场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消解个体在传统社会里的“确定命名”,通俗的说,任何人在博客中都以一种“不确定性”消解自我,纳入网络之中,成为其中一个节点。在这个网络时空,任何人都不应该比其他人拥有更高的地位。而“名人”则是一个传统社会模式中的产物,是按一定社会规则,在一定领域里“高”于他人的一个“存在者(beings)”。把“名人”概念引入博客,消解的乃是博客与网络区别传统社会结构模式的关键因素。通俗的说,“名人”霸占了博客资源,一如少数资本家霸占了传统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源。

在我看来,博客(包括网络)有条件并且应该作为一种后现代的因子,像一个莽汉冲入现代社会,从而成为颠覆“现代性”的先锋。在以现代性原则构建的当下,所有人不可避免的成为整个社会结构的零件。后现代的代表人物德勒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阐发,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被异化为欲望机器,追逐社会结构设定下的欲望满足;而与此同时,社会生产的满足欲望的资源同个体要求的“欲望”满足是不对等的,简单的说,社会结构中激发出来的个体欲望的无限索求同社会结构本身提供的“有限满足(实事上就是不能满足)”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与落差,这使得人类在其中成为“无器官的身体”,没有生命,只有痛苦的机器般的运作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推论,要破除这种零件化的痛苦命运,就必须打破这种欲望生产的整个“机制”。

而对这种“欲望机制”的破除,后现代主义是从“语言”(这的“语言“也要从广义上理解,其意义与“符号”相似)开始的。后现代的语言论发现,首先语言并不是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屈从于人类的“意识思维”,语言在其最初产生及日常交流过程中反过来塑造了“主体的人”,拉康从人类学及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证了“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和“人被语言所言说”这两个重要命题。另一方面,以克利丝蒂娃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通过“主体间性”说明,语言作一个一个独立的文化生命体,比语言的“言说者”更具有生命力,更含有恒久的再创造精神。所以,语言、言说者、听者之间至少是对等的关系,而不是依附关系。而语言的这种独立性,具体即表现在语言的“无限能指”的特性,简单的说,“无限的能指”就是“无限可能性”,而“无限可能性”则意味着“绝对自由”。而这种对“绝对自由”的指向,不正是人类不断追求而不得的愿望?

而“博客”,实事上,在我看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指向“绝对自由”的因素。首先,博客以网络为载体,也就是说,特殊语言符号之间的“嬉戏”是博客的基质。其次,博客中的语言消解了“中介”因素的控制,在传统交流手段中(比如电视、报纸)总是有社会“审核”力量的制约。而在博客中,只有言说者、语言、听者三者,第四方的控制因素被剔除了。再次,在博客中“主体身份”被消解了,人不再是受各种社会关系命名(“命名”事实上体现的就是某中社会结构、关系对人之自由的限制:你是“农民”就不能是“公务员”,你是“男人”就不能是“女人”)的“存在者(beings)”,而仅仅是“存在(being)”,在“无限的可能性”中存在。

但是,当“名人”闯入博客,这种后现代因素在博客中的体现被部分消解了。权力的网状结构被权力的层次结构所代替,名人在结构的最顶端,掌握了最有效、最大量的话语权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或许,现代性的力量着实还很大,后现代意指的那个“绝对自由”的未来之到来的时机还不成熟吧。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