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美容 > 津门情韵 连年有余--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津门情韵 连年有余--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luyued 发布于 2011-02-09 13:36   浏览 N 次  

津门情韵 连年有余——杨柳青民俗风情音画“连年有余”音乐会在天津举行

“杨柳青垂驿,蘼芜绿到船”,千年古镇杨柳青因河(京杭大运河)而兴,清明两代漕运鼎盛、舟楫云集,杨柳依依、碧草茵茵,这里民风淳朴、家家会点染,户户擅丹青,杨柳青年画更是闻名遐迩。以古镇千年历史文化脉络为创作主线、云集京津两地著名作曲家联手,历时三年打造的杨柳青民俗风情音画“连年有余”音乐会于5月22日在天津大剧院演出。音乐会作为天津歌舞剧院建院50周年系列音乐会之一,受到天津市领导、民乐界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文化局游局长莅临音乐会。朴东生、刘文金、刘锡津、关迺忠、张殿英、郑朝吉、卢亮辉、陈绍箕、李崇望等民乐界知名人士齐来捧场,当晚的天津大剧院高朋满座、蓬荜生辉。
序曲《杨柳青青》(刘文金作曲)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作品以天津民谣为音乐主题,运用民族管弦乐与合唱的综合形式,旋律抒情,不乏大气恢弘,展现了杨柳青辉煌的历史以及当代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唢呐与民族管弦乐《渔樵农耕》(刘文金作曲)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男耕女织,渔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画面,作曲家为乐曲注入了鲜明的现代通俗节奏,辅以高音唢呐的高亢嘹亮、中音唢呐的委婉抒情,力图将唢呐的传统韵味融入当代风格。《古镇书香》(刘锡津作曲)是笙、箫与乐队的全新组合,乐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利用笙、箫的对话,浓淡相宜地描绘出和谐安康的古镇风貌。一人击打十种乐器、手脚并用的“十不闲”从乐器本身及演奏技法已绝迹多年,作曲家根据杨柳青年画有关“十不闲”的演奏图形挖掘研制了这件失传多年的乐器,并以“十不闲”与吹打乐的组合创作了《渔童送福》(李崇望作曲),用生动且富于童趣的音乐语言展现了盛世吉祥的生活画卷。古筝与拉弦乐《点染丹青》(刘文金作曲)、打击乐与合唱《津门鼓乐》(景建树作曲)、天津快板与乐队《丰收喜悦》(李崇望作曲)等曲目将天津的风俗特色、历史背景与现代元素结合,用音乐的语言,从不同角度为观众讲述了杨柳青的风土人情,人文故事。杨柳青年画历史悠远,作品丰富,其中尤以“连年有余”最为经典,“童颜佛身,戏姿武架,怀抱鲤鱼,手拿莲花”深受人们喜爱。最后一首作品《连年有余》(刘锡津作曲)就是作曲家根据年画“连年有余”的寓意创作的,作品融入民间传说、经典民歌、天津快板等鲜活要素,用画意行篇的手法真切地表达了杨柳青人民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此曲压轴点题,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音乐会从策划到筹备历时三年,为使作品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天津歌舞剧院组织作曲家刘文金、刘锡津、景建树、李崇望、李文平多次到杨柳青采风,观摩考察,了解民风。当晚的音乐会无论是作品还是表演形式都洋溢着浓浓的津味儿,津籍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奏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天津歌舞剧院为观众呈现的不仅是一台如诗如画的音乐会,更全面地展示了天津这个现代化港口城市的精神面貌。
音乐会结束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走上舞台激动地说:“天津歌舞剧院在海内外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每次看你们的演出都有变化,今天的音乐会非常有特色,希望你们早日把这些作品带到北京的舞台。”

http://www.folkmusic.org.cn/minyuepuji/Show.asp?id=303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