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美容 > 中国当今大众审美观

中国当今大众审美观

luyued 发布于 2011-04-27 10:32   浏览 N 次  
针对“中国当今大众审美",我来一个词一个词的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是“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博大的国家,传统对审美观的影响

是根深蒂固的,就算是西方文化再怎么冲击,这种骨子里的东西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消失

,特别是在家居产品这类生活用品方面。人们认可宜家的东西,是因为那些家具在一定程度上

是符合这种传统的。我小时候在农村呆过,那里的家具都是请木匠打的,很少有人舍得买。这

些家具都很简洁,但却很实用。比如一种用竹子做的椅子,苍黄的颜色,看上去古朴凝重,事

实上也确实很多年都不会坏。明代家具也是,无论是黄梨木还是紫檀,用料很珍贵但造型却出

人意料的简洁。纵然有些年代,繁琐奢华之风盛行,但也仅仅局限于达官贵人罢了。而且,从

文化上讲,无论是儒道佛,还是诸子百家,没见过有提倡奢华的。与中国家具相比同样是不违

背传统,宜家这种既是名牌又有良好口碑的商家自然就大受欢迎了。目前中国在这个层次上还

没有像宜家这样的大型家居用品商,,宜家一家独大是必然的,谈不上什么审美。相比家具,

在家电行业,中国有海尔,格力,美的等等,我觉得这些本土企业设计做的还是很好的,大部

分中国人买家电也是这类,相比那些国际品牌本土化的策略,这些深深扎根于民族的企业更有

优势。所以说,某一个领域外国企业占优,还是中国企业占优,我觉得是不足以成为评判审美

观的标准的。
第二个词是“当今”,中国现在是什么形式?几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外界文化信息大量涌

入,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快字,快到来不及反应,来不及反思,快到

只能囫囵吞枣的接受各种信息,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没法把国外的文化,比如审美观,和本土

的,传统的文化融合起来。我们的上一辈,上上辈还沉在传统里,而我们已经乘着改革开放的

春风冲入世界汪洋了。我们的上一辈人和我们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了一个断层,这在欧美国家看

不到。因此就审美观来说,我们的前辈更偏向于传统的,而我们偏向于受欧美影响的现代的。

可以想象,再过十几二三十年,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还会像现在这样具有显著

的审美代沟么?这么长时间,足够我们把外来的慢慢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了。到那时,中国

的设计必将买入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个词是“大众”,这个词放在中国来讲很有意思。正如公社里一篇文章里说到的当今的

中国人缺少“我”的观念,绝大部分人都习惯了依赖别人。我没有作者那么高深的水平,但也

想探索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传统的原因,中国的封建时代实在是太长了,君为臣

纲,父为子纲,等级森严,个体意愿在这里是不受重视的,其二是庞大的家庭,一家之内子女

众多,个体的意愿是得不到抒发的,这种现象随着中国家庭的缩小有所改观,第三个原因,也

是我认为的最主要的原因,国家与政府所引导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个人窃以为社会主义建设

,尤其是像中国之前一直追求发展速度,强掉整体性是远远大于个体性的。大家抱成一团,才

能滚的更快,这个时候提个性,是不合大局的,甚至可以说是异端。集体主义好办大事,中国

要实现伟大复兴这么大的事儿,不牺牲点个人利益怎么行。虽说现在也在提倡个性教育什么的

,但我觉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现象是得不到什么根本性解决的。
最后是“审美观”,这个东西真不好说。大家都知道在国外,除了一些企业里做设计外,很多

设计都是各个工作室搞的,这些工作室大多人数都不多。每个企业,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独

特的审美观。我觉得,欧美国家的审美观都是以这些企业,工作室的审美观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也正是因为了这种多元性与包容性,欧美的文化才会那么吸引人。而反观中国呢,中国没有

这些千奇百怪的工作室,而那些或多或少有着政府影子的企业,你觉得他们会做出什么违反“

主流审美观”的事情么?所以,我个人以为,中国大众是没有完整的审美观的,有的只是一个

残缺的传统文化和零碎的外国文化拼凑起来的四不像而已。
总结一下,中国当今大众的审美观就像是一个被强迫说英语的中国孩子,嘴上说的是鸟语,

心里念叨的是汉语。要解决这个情况么,要么是英语完全取代汉语,彻底洋化,要么就是将英

语与汉语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对于前一种,我想大家都不愿意的,而后一种,无疑是一段长

久的学习,领悟的过程。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