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箱包 > 狗尾猪头话金猴

狗尾猪头话金猴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1 16:31   浏览 N 次  
一九八零年初,蝈蝈十四岁,上初二。一天看北京晚报,说邮电部要发行一套生肖系列邮票,每年发行一枚,十二年发完,看看谁能够把它们收集齐。这篇文章给蝈蝈的印象很深,其一是第一次接触到集邮这个概念,其二是十二年集齐一套东西,感觉很是新鲜有趣。不过印象归印象,过去也就过去了。 一九八零年是庚申猴年,这一年2月15日邮电部发行了编号T46的《庚申年》生肖邮票,一套1枚,面值8分,邮票尺寸26×31mm,齿孔11.5度,全张枚数8*10=80枚,印量500万枚(但是其实际发行量估计只有360万枚),影雕套印,原画作者黄永玉,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由北京邮票厂印制。那时集邮的人估计只有现在的百分之几,虽然报纸广播大肆宣传,但是没有太多人把这只其貌不扬的猴子当回事。 4月10日,蝈蝈在同班同学的鼓动下开始集邮,和那时每一个集邮者一样,首先是找家里的旧信封,用水把上面的邮票泡下来,洗净晾干,分类收集。几天后知道了西单六部口有一个集邮公司,跑去看看。那时候一个月只有几块钱零花钱,新邮票是不敢买的,只是去看看而已。 在琳琅满目的邮票柜台里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只猴子,黑毛金脸红底,面值八分,售价也是八分。想起几个月前看过的报纸,心想做事情要有恒心,十二年也要坚持,八分钱我还是花得起,咱就买上一张吧。这是蝈蝈邮册里的第一枚猴子,也是第一枚新邮票。 又过了一个月,蝈蝈的邮集已经拥有了上百枚邮票,说来可笑,有两张解放区的,三张清代的,四张民国的,五张文革的,六张外国的,真是五花八门,不着四六。蝈蝈集邮还不敢让家里知道,怕父母担心自己影响学习,很长时间里都是偷偷摸摸,藏着掖着,直到半年后初具规模了,才敢战战兢兢地向家里坦白交代,当然不忘及时奉上自己全优的考试成绩单。 蝈蝈还学会了泡集邮市场,那时候的邮市可没有多少人在卖邮票,都是一人抱着一大本邮册,互相欣赏,互通有无,互相交换。东华门的国家集邮总公司,六部口的北京市邮票公司门口都是自发形成的热闹的集邮市场。有一天蝈蝈看到有人在卖猴子邮票,售价竟然是面值的五倍,八分钱的邮票竟然卖到了四毛,再看邮票公司里面,猴票已经买不到了,从此知道了邮票也有升值和保值的作用。 一张猴子太少了,怎么也得弄个四方连啊。蝈蝈省下两个星期的早饭钱,花两块钱在邮票贩子手里买下了一个猴票四方连(攒钱的功夫又涨了25%),开始了一生中第一次“投资”。 很快一年过去了,第二年开始发行鸡年邮票,中国民间的集邮热情突然大爆发了。1981年1月5日,一个寒风刺骨的大阴天,天刚蒙蒙亮,中国集邮总公司所在的东华门大街上排起了一条黑压压的长龙,这条长龙从靠近王府井大街的集邮公司门口向西延伸,一直拐向南河沿大街。最长的时候有一公里多。 蝈蝈和几个同学逃课去排队(可能是中学六年唯一一次逃课),从早上七点一直排到下午五点,集邮公司营业结束的时候,离门口还有五十米。在几十名警察的竭力奋斗下,集邮公司准时关门了,留下了北风中上千名失望的人群…… 毕竟有不少人买到了鸡年邮票,欣喜欣赏之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猴子呢?鸡年可是生肖邮票的第二年啊。回头找猴子,已经晚了,猴子已经坐火箭升天了…… 当猴票涨到面值的100倍也就是八块钱的时候,蝈蝈还敢咬咬牙去买两张,再往后,也只有望猴兴叹了,毕竟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怎么承受得起这么疯狂的价格跟头啊。如今,一张猴票的市场报价已经超过了2000元,最高时达到2600元。1980年如果花六块四毛钱买一个整版的猴票(80枚),今天的价格是18万元(最高曾达22万元),如果买十版呢?一百版呢? 时至今日,蝈蝈集邮已经二十六七年了,上万枚精美的邮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今的邮票印刷水平和设计水平已经远远高于那个时代,生肖邮票也已经发行到了第三轮,可是蝈蝈最喜欢的,还是这张猴子邮票。 当然不仅仅因为它值钱。

(这是八零到九一年十二年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