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请你不要离开我(文/王尔山)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2 09:06 浏览 N 次
《雪人》说的是我们不断邂逅,不断别离,我们离开一些人。也被另一些人离开,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要不要挽留。
别离
漫画书里也有淡淡的忧伤,比如别离。
第一次遭遇别离的片段,是在去年初夏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的乔西小镇,午后,我的朋友开车送我去火车站,当时我要去一个叫做摩迪纳的大城市。帮我买好车票,他没走,留下陪我,我很感激,此前一直控制不住担心他会丢下我。
两个人站在空荡荡的站台。身后是一道低矮的墙,后面是通向马路的楼梯,他坐在那道矮墙上,我站在旁边。对话不是连续的,有点心不在焉,至少我是这样,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或是企图分散注意力。因为这是车站,和机场一样,而我虽然抗拒以商业化方式大规模复制煽情的通俗作品,却能理解《日光机场》这样的歌曲为什么触动心弦:机场确实有一种激发感情的危险,毕竟这是告别的地方,不管告别的对象是一个城市,一段记忆,还是一个人。
当我们再度无言,而他转过头看向另一个方向,也就是火车应该过来的方向,我不知怎么想起《史诺比》漫画的一个片段,说:请你不要离开我,不要丢下我,史诺比说,当时他的主人查理·布朗要去旅行,不得不把他托付给好朋友,站在台阶上看着查理·布朗跟好朋友说再见,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给毁了。
我的朋友一直没有回头,直到我说完他才转身,望着我,一如既往地微笑,说,真的吗,史诺比真的这样说吗?
是啊,我说,躲开他的目光,努力克制隐约体会的别离的伤感。
他转向火车应该过来的方向,好像自言自语,我却仍然伶伶俐俐、清清楚楚地跟他的句子撞了一个满怀。
他说:要离开的人是你啊,我还要回家,一个人。
后悔已经毋庸置疑,为什么偏在这时提起这个片段?还有,我确认或者说无法继续否认,当我提起这个片段,内心里是想对他,对眼前这个人说,请你不要离开我。
等到火车进站,我上车,他从站台微笑说一路平安,我已忍不住说,我会想你的。
他笑了。
相遇
下一个片段是在今年二月美国的哈索克斯小镇,确切说是在这里第一次读懂了另一部漫画书的主题,也是别离,而我其实已多次看过根据这部漫画书改编的动画片。
漫画书的标题是《雪人》(Snowman),动画片也一样,香港的电视台播放时用了《雪人出来了》的中文名字。
这是英国漫画作家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的作品,一九七八年出版,总共只有三十页,讲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冬天早上,下过大雪,小男孩堆了一个大雪人,午夜十二点,雪人活了,小男孩激动莫名,带他参观自己的家,两人还偷偷开走走爸爸的车,逛了一圈回来还不过瘾,直到雪人带小男孩起飞,掠过萨克斯郡的宁静夜色笼罩的茫茫雪原,直到海滨城市布赖顿(当地著名的摄政王行宫一度被不少读者误以为是莫斯科的带着洋葱头的大教堂,包括我在内),然后返回,赶在黎明破晓之前回家,两人在院子里告别,小男孩回去睡觉,一觉醒来迫不及待奔出大门,却只看见融化的雪堆,上面留着雪人的草帽。
很突然的结局,而且放在最后一页,等你随着小男孩一蹦一跳跑出去,翻过来却是和他一样,愣住,面对融化的雪人。只有一格,在最后一页。一九八二年拍成同名动画片,也是一样,镜头追随小男孩的视线,转到融化的雪人,定格,演职员表从下面升起,伴随主题曲《我们一起飞行》的钢琴音乐。
无言的结局。
事实上整部漫画书就没有一句对白,动画片也只是在片头配合一个成年人走过雪地的背影加了一句旁白,大意是说:我记得那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一个神奇的日子,就在那天,我堆了一个雪人……
就是这么一部作家为“暂时休息放松一下”而创作的简单作品,出人意料地—举成名,连续二十年成为英国第四频道的圣诞节必备节目,迄今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香港电视台将本片和根据作家作品改编的另一部动画片《圣诞老人放暑假》放在一起连续播放,我就是从这里第一次看到《雪人出来了》,一见钟情,从此每年圣诞节前夕心甘情愿守候在电视机前。
二OO二年十月十日,星期五,北京时间下午六点,伦敦时间上午十一点,远在电话另一端英国哈索克斯家中的作家布里格斯开始回答我的问题:你问我想要通过《雪人》传达什么样的一种信息吗?可是当初我还真没想过传达什么信息,不过,假如你非要一个答案不可,我就会说,雪人代表走过我们生命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人,我们意外相逢,立即就很喜欢他们,无奈他们总有离我们而去的一天,去到另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世界,比如我们的长辈,比如一些不同寻常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他说,以一种温和的语气。
我说,雪人是一个奇妙的人物,它是冷的,却代表温暖,它是美的,却不会长久,是不是代表一种惋惜,因为生活当中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不会长久?中国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却又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小男孩大约也是这样吧,明知雪人不会长久,却还是愿意堆起来。
他笑了,说,说实话,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一点,就是你说的那个结尾,第二天早上起来,小男孩发现雪人融化了,或者说死了,直到后来许多读者提出,问为什么要安排么一个结尾,我才留意到,留意到原来这么多人会在意这一点。
可是,他说,声音还是那么温和,雪人就是雪人,总会融化的啊。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现在。
那天下午我们谈了很多,比如他依稀记得的小时候看过的两个雪人的故事,他说他的想法应该起源于此,可惜他忘了那本漫画书的名字,还有他对动画片《雪人》的美好印象。
最后,我说,从现在回顾过去,你觉得人生是快乐的时候比较多,还是不快乐的时候比较多?
当然是不快乐的时候多一些,他说,带着温和的笑意,你刚才说的那句中国俗话是什么,人生遇到的十件事里有八九件是不如意的,对不对?我觉得真是这样啊。
我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说,能不能这样理解,从小时候看到的两个雪人的模糊记忆,到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自己创作的雪人和小男孩,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子,证明童年的美好回忆,乃至日后的美好片段,其实能够经历漫长生活道路的许多波折而留存下来,哪怕这些波折包括侵入本土的战争的极端糟糕的情况?(布里格斯生于一九三四年,一九四O年夏天,也就是在他六岁的时候,不列颠之战爆发,他就是在紧急疏散中遗失了几乎全部漫画书。)
我希望是这样吧,他仍然微笑着,说,停顿,补充—句,应该是这样。
这奠定了题为《我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的文章的光明基调,我们配合《雪人》图画做了一个漂亮的整版,寄给布里格斯,他显然很喜欢,所以后来听说我要去英国,欢迎我去看他。
那时我还不知道,其实我没有读懂他要传达的信息。
相逢
二OO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四,按照他的指引,我从伦敦坐火车来到哈索克斯,刚好十一点,他说他会来接我。大约十一点十分吧,我再次回头,看见一位老先生走上站台,瘦瘦的,身穿浅蓝色的洗水牛仔布衬衣,眼镜挂在胸前,在他向我微笑的时候,我确认他就是我在《雪人二十周年纪念版》DVD的采访里见过的作家本人。
他又是怎么认出我的呢?奇怪。
汽车沿着小路上山,丘陵在渐渐变灰的天空下连绵起伏,就跟漫画书里看见的样子。漂亮的骏马悠闲自在地吃草,它们曾在《雪人》里被淘气的雪人和小男孩搞得目瞪口呆,因为两个人最后居然无比潇洒地飞起来了。
原来真是这个样子啊,我说。
你说的是动画片吧,他说。
是啊,因为你还没送你的书给我。我说。此前他确实答应了,只不过后来我说我反正要去看他,不如等到见面再给我。
我说过吗?他说。
是的,你答应了的!我说。
真的吗?我答应过吗?他问,很认真的样子。
真的真的!我开始着急了。
好吧好吧,可我不一定还有英文版的,待会儿我再找找。他说,仍然笑着。
布里格斯一个人住在一座小房子里,小小的马路对面是别人的牧场,两三匹马站在那里,犹如静物画。他家的门分为上下两截,先开上面一截,再开下面一截,动画片里的圣诞老人的马房就是这样。
我把这个感觉说了,布里格斯笑着说,这就是马厩式的门啊,打开上面一截,马可以探出头来透透气。
可这是人住的房子,为什么用马厩式的门?
我也不知道,这一带好像都这样。他说,打开门,让我进去。
迎面是一个门厅,铺了地毯,靠窗是大书桌,上面有一幅巨大的没有完成的拼图,蒙娜丽莎,这我看得出来,没什么希奇。希奇的是,他告诉我,每一个小块块都是一幅名画,你看,这是莫奈的什么什么,这是凡高的什么什么,我只有点头说哦哦哦,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可以跟画家谈艺术。
转过门厅,后面才是客厅,正对通向树林的院子,另一边墙上开了壁炉,火温和地烧着一一对,就是温和二字,他和他的《雪人》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以至于来到他的家,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壁炉前面的地毯上,捧着他刚刚泡好的茶,跟他说中国的事惰。
他说,每年夏天都有一帮日本学生来看他,五六十人,两辆大客车,一下就把外面的马路堵住了,他们挤在这里,都是小毛头,就这么高,我只好跪在地毯上,没想到他们全跪下了,好像玩跟着领头羊的游戏,后面的人完全看不见我。
因为他们很有礼貌,我说。
可能的,然后我会带他们在附近转转,跟他们说这是什么植物,那是什么植物,他们就会非常惊讶地说,布里格斯先生,你知道得真多啊。
他开始模仿他们的日本式英语,尖着嗓子说话。
我忍不住笑起来,却还是要为本来没什么好感的日本学生辩解,说,但你确实知道很多啊,我们住在人口那么稠密的国家,哪里有机会见识那么多植物和动物呢?
你们不会没有松鼠吧?他说,眼睛闪闪发亮。
这个嘛,有是有的,我说,有点底气不足,但我们住的地方没有,要看松鼠得去动物园。
他们来看你,你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像是住在动物园?我问。
他没好气地笑,说,习惯了,我也没办法,据说是伦敦—所大学的课程,其中包括到萨克斯郡这边,看小熊维尼的森林,再过来就是我了。
小熊维尼?我当时就叫起来。它在这里?
是啊,你不知道吗?
我一直梦想去百亩林玩那个丢树枝的游戏,我叹了一口气,说,那个游戏叫什么来着?
菩的树枝。他说。(菩是小熊维尼的姓。)
也许今年夏天吧,我一定要再来的,去看小熊维尼。
之前他一边泡茶一边说他讨厌松鼠,因为它们偷他留给小鸟的食物,还掏小鸟的窝,把小鸟都赶跑了,我明知无理还要为松鼠辩护,说,它们也很可爱啊,毛茸茸的,而且,不是说所有动物生而平等吗?
他笑起来,说,是啊是啊,所有动物生而平等。
因为当天他的女友要用车,去邻近的路易斯买东西,只好决定在一点左右离开他的家,他说他送女友去商店之后可以带我参观一下路易斯,比哈索克斯大,而且从那里坐车比较方便。
你刚才说你还要到哪里去,他问。
我拿出朋友写的地址,他看完,抬头看我,说,这是什么地方,在哪里?
我说我不知道啊,只知道他要我坐车去一个叫做布列肯赫斯特的地方,他在车站接我,我以为英国人都知道。
他笑着对我皱了皱眉,说,你还是在这里等着,我去拿地图。
然后发现这个地方离哈索克斯挺远,因为他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距离,以至于他笑着说,真搞不懂,你怎么可以拿着一个小纸头就出门了,不知道这地方其实离这里还有好几十英里,根本就是另一个郡,汉普郡,知道吗,我们这里是萨克斯郡。它在我们西边,看,在这里。
我说,哦,是这样,我想反正车站的人一定知道就好了。
——在看来确实有点像老爷爷和小孩子的对话,而这也是我的一个同事看完我的第一篇采访的评语。
那时我还没长大,我想,仍然相信前面会有光明的结局,相逢的幸福永远占多数。
别离
等我在路易斯车站买好票,告别,布里格斯像长辈一样给我一个拥抱,说希望还能再见,我克制不住逐渐加强的依恋之情,说,希望你不是出于礼貌才这么说吧,因为我真的很想再次见到你。
他笑了。
列车启动,驶向乌云压得越来越低的前方,最后外面竟下起雨来,很冷,很伤感,眼泪涌上来,完全不能控制,也不想控制。
若要仔细追究,寻找《雪人》之旅的转折点应该是在作家提到他的妻子去世,现在他有一个女友一一后面的话记不清了,只知道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他在电话采访里说的“不同寻常的人”,我们如何跟这样的人相逢、别离,无可奈何。
然后,在寂寞的南下快车,伶伶俐俐、清清楚楚地意识到,《雪人》说的是我们不断邂逅,不断别离,我们离开一些人,也被另一些人离开,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要不要挽留。
作家知道,所以在他的温和柔美的笔触下,雪人融化的结局来得如此自然,如此平静,我们不知道,或者拒绝接受这样的事实,尤其在我们卸下防备躲进漫画书的童话世界寻求安慰的时候。所以面对这个结局会感到如此突兀,不得不提出抗议。
童话的终结。这是我把上述想法说出来,一个朋友做的评语。
是啊,而且,就算躲进童话世界也不一定有用,我想,否则不会看见雪人融化,听见《爱丽丝漫游奇境》作者路易斯·卡罗尔说,为什么要长大,长大后便不再那样有趣……
史诺比也许永远叫不出他的主人的名字,却知道查理·布朗对他好,他在查理·布朗的无条件的宽容爱护里找到可以安心做梦的角落,所以会无限惆怅地说,那个圆脑袋小子走了,我这辈子也毁了。
我们不也在寻找这么一个角落吗?
请你不要离开我,亲爱的雪人,还有查理·布朗。
(原载《万象》二OO六年6月) *伍思凯《寂寞公路》
别离
漫画书里也有淡淡的忧伤,比如别离。
第一次遭遇别离的片段,是在去年初夏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的乔西小镇,午后,我的朋友开车送我去火车站,当时我要去一个叫做摩迪纳的大城市。帮我买好车票,他没走,留下陪我,我很感激,此前一直控制不住担心他会丢下我。
两个人站在空荡荡的站台。身后是一道低矮的墙,后面是通向马路的楼梯,他坐在那道矮墙上,我站在旁边。对话不是连续的,有点心不在焉,至少我是这样,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或是企图分散注意力。因为这是车站,和机场一样,而我虽然抗拒以商业化方式大规模复制煽情的通俗作品,却能理解《日光机场》这样的歌曲为什么触动心弦:机场确实有一种激发感情的危险,毕竟这是告别的地方,不管告别的对象是一个城市,一段记忆,还是一个人。
当我们再度无言,而他转过头看向另一个方向,也就是火车应该过来的方向,我不知怎么想起《史诺比》漫画的一个片段,说:请你不要离开我,不要丢下我,史诺比说,当时他的主人查理·布朗要去旅行,不得不把他托付给好朋友,站在台阶上看着查理·布朗跟好朋友说再见,他觉得自己这辈子给毁了。
我的朋友一直没有回头,直到我说完他才转身,望着我,一如既往地微笑,说,真的吗,史诺比真的这样说吗?
是啊,我说,躲开他的目光,努力克制隐约体会的别离的伤感。
他转向火车应该过来的方向,好像自言自语,我却仍然伶伶俐俐、清清楚楚地跟他的句子撞了一个满怀。
他说:要离开的人是你啊,我还要回家,一个人。
后悔已经毋庸置疑,为什么偏在这时提起这个片段?还有,我确认或者说无法继续否认,当我提起这个片段,内心里是想对他,对眼前这个人说,请你不要离开我。
等到火车进站,我上车,他从站台微笑说一路平安,我已忍不住说,我会想你的。
他笑了。
相遇
下一个片段是在今年二月美国的哈索克斯小镇,确切说是在这里第一次读懂了另一部漫画书的主题,也是别离,而我其实已多次看过根据这部漫画书改编的动画片。
漫画书的标题是《雪人》(Snowman),动画片也一样,香港的电视台播放时用了《雪人出来了》的中文名字。
这是英国漫画作家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的作品,一九七八年出版,总共只有三十页,讲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冬天早上,下过大雪,小男孩堆了一个大雪人,午夜十二点,雪人活了,小男孩激动莫名,带他参观自己的家,两人还偷偷开走走爸爸的车,逛了一圈回来还不过瘾,直到雪人带小男孩起飞,掠过萨克斯郡的宁静夜色笼罩的茫茫雪原,直到海滨城市布赖顿(当地著名的摄政王行宫一度被不少读者误以为是莫斯科的带着洋葱头的大教堂,包括我在内),然后返回,赶在黎明破晓之前回家,两人在院子里告别,小男孩回去睡觉,一觉醒来迫不及待奔出大门,却只看见融化的雪堆,上面留着雪人的草帽。
很突然的结局,而且放在最后一页,等你随着小男孩一蹦一跳跑出去,翻过来却是和他一样,愣住,面对融化的雪人。只有一格,在最后一页。一九八二年拍成同名动画片,也是一样,镜头追随小男孩的视线,转到融化的雪人,定格,演职员表从下面升起,伴随主题曲《我们一起飞行》的钢琴音乐。
无言的结局。
事实上整部漫画书就没有一句对白,动画片也只是在片头配合一个成年人走过雪地的背影加了一句旁白,大意是说:我记得那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一个神奇的日子,就在那天,我堆了一个雪人……
就是这么一部作家为“暂时休息放松一下”而创作的简单作品,出人意料地—举成名,连续二十年成为英国第四频道的圣诞节必备节目,迄今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香港电视台将本片和根据作家作品改编的另一部动画片《圣诞老人放暑假》放在一起连续播放,我就是从这里第一次看到《雪人出来了》,一见钟情,从此每年圣诞节前夕心甘情愿守候在电视机前。
二OO二年十月十日,星期五,北京时间下午六点,伦敦时间上午十一点,远在电话另一端英国哈索克斯家中的作家布里格斯开始回答我的问题:你问我想要通过《雪人》传达什么样的一种信息吗?可是当初我还真没想过传达什么信息,不过,假如你非要一个答案不可,我就会说,雪人代表走过我们生命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人,我们意外相逢,立即就很喜欢他们,无奈他们总有离我们而去的一天,去到另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世界,比如我们的长辈,比如一些不同寻常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他说,以一种温和的语气。
我说,雪人是一个奇妙的人物,它是冷的,却代表温暖,它是美的,却不会长久,是不是代表一种惋惜,因为生活当中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不会长久?中国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却又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小男孩大约也是这样吧,明知雪人不会长久,却还是愿意堆起来。
他笑了,说,说实话,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一点,就是你说的那个结尾,第二天早上起来,小男孩发现雪人融化了,或者说死了,直到后来许多读者提出,问为什么要安排么一个结尾,我才留意到,留意到原来这么多人会在意这一点。
可是,他说,声音还是那么温和,雪人就是雪人,总会融化的啊。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现在。
那天下午我们谈了很多,比如他依稀记得的小时候看过的两个雪人的故事,他说他的想法应该起源于此,可惜他忘了那本漫画书的名字,还有他对动画片《雪人》的美好印象。
最后,我说,从现在回顾过去,你觉得人生是快乐的时候比较多,还是不快乐的时候比较多?
当然是不快乐的时候多一些,他说,带着温和的笑意,你刚才说的那句中国俗话是什么,人生遇到的十件事里有八九件是不如意的,对不对?我觉得真是这样啊。
我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说,能不能这样理解,从小时候看到的两个雪人的模糊记忆,到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自己创作的雪人和小男孩,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例子,证明童年的美好回忆,乃至日后的美好片段,其实能够经历漫长生活道路的许多波折而留存下来,哪怕这些波折包括侵入本土的战争的极端糟糕的情况?(布里格斯生于一九三四年,一九四O年夏天,也就是在他六岁的时候,不列颠之战爆发,他就是在紧急疏散中遗失了几乎全部漫画书。)
我希望是这样吧,他仍然微笑着,说,停顿,补充—句,应该是这样。
这奠定了题为《我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的文章的光明基调,我们配合《雪人》图画做了一个漂亮的整版,寄给布里格斯,他显然很喜欢,所以后来听说我要去英国,欢迎我去看他。
那时我还不知道,其实我没有读懂他要传达的信息。
相逢
二OO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四,按照他的指引,我从伦敦坐火车来到哈索克斯,刚好十一点,他说他会来接我。大约十一点十分吧,我再次回头,看见一位老先生走上站台,瘦瘦的,身穿浅蓝色的洗水牛仔布衬衣,眼镜挂在胸前,在他向我微笑的时候,我确认他就是我在《雪人二十周年纪念版》DVD的采访里见过的作家本人。
他又是怎么认出我的呢?奇怪。
汽车沿着小路上山,丘陵在渐渐变灰的天空下连绵起伏,就跟漫画书里看见的样子。漂亮的骏马悠闲自在地吃草,它们曾在《雪人》里被淘气的雪人和小男孩搞得目瞪口呆,因为两个人最后居然无比潇洒地飞起来了。
原来真是这个样子啊,我说。
你说的是动画片吧,他说。
是啊,因为你还没送你的书给我。我说。此前他确实答应了,只不过后来我说我反正要去看他,不如等到见面再给我。
我说过吗?他说。
是的,你答应了的!我说。
真的吗?我答应过吗?他问,很认真的样子。
真的真的!我开始着急了。
好吧好吧,可我不一定还有英文版的,待会儿我再找找。他说,仍然笑着。
布里格斯一个人住在一座小房子里,小小的马路对面是别人的牧场,两三匹马站在那里,犹如静物画。他家的门分为上下两截,先开上面一截,再开下面一截,动画片里的圣诞老人的马房就是这样。
我把这个感觉说了,布里格斯笑着说,这就是马厩式的门啊,打开上面一截,马可以探出头来透透气。
可这是人住的房子,为什么用马厩式的门?
我也不知道,这一带好像都这样。他说,打开门,让我进去。
迎面是一个门厅,铺了地毯,靠窗是大书桌,上面有一幅巨大的没有完成的拼图,蒙娜丽莎,这我看得出来,没什么希奇。希奇的是,他告诉我,每一个小块块都是一幅名画,你看,这是莫奈的什么什么,这是凡高的什么什么,我只有点头说哦哦哦,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可以跟画家谈艺术。
转过门厅,后面才是客厅,正对通向树林的院子,另一边墙上开了壁炉,火温和地烧着一一对,就是温和二字,他和他的《雪人》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以至于来到他的家,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壁炉前面的地毯上,捧着他刚刚泡好的茶,跟他说中国的事惰。
他说,每年夏天都有一帮日本学生来看他,五六十人,两辆大客车,一下就把外面的马路堵住了,他们挤在这里,都是小毛头,就这么高,我只好跪在地毯上,没想到他们全跪下了,好像玩跟着领头羊的游戏,后面的人完全看不见我。
因为他们很有礼貌,我说。
可能的,然后我会带他们在附近转转,跟他们说这是什么植物,那是什么植物,他们就会非常惊讶地说,布里格斯先生,你知道得真多啊。
他开始模仿他们的日本式英语,尖着嗓子说话。
我忍不住笑起来,却还是要为本来没什么好感的日本学生辩解,说,但你确实知道很多啊,我们住在人口那么稠密的国家,哪里有机会见识那么多植物和动物呢?
你们不会没有松鼠吧?他说,眼睛闪闪发亮。
这个嘛,有是有的,我说,有点底气不足,但我们住的地方没有,要看松鼠得去动物园。
他们来看你,你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像是住在动物园?我问。
他没好气地笑,说,习惯了,我也没办法,据说是伦敦—所大学的课程,其中包括到萨克斯郡这边,看小熊维尼的森林,再过来就是我了。
小熊维尼?我当时就叫起来。它在这里?
是啊,你不知道吗?
我一直梦想去百亩林玩那个丢树枝的游戏,我叹了一口气,说,那个游戏叫什么来着?
菩的树枝。他说。(菩是小熊维尼的姓。)
也许今年夏天吧,我一定要再来的,去看小熊维尼。
之前他一边泡茶一边说他讨厌松鼠,因为它们偷他留给小鸟的食物,还掏小鸟的窝,把小鸟都赶跑了,我明知无理还要为松鼠辩护,说,它们也很可爱啊,毛茸茸的,而且,不是说所有动物生而平等吗?
他笑起来,说,是啊是啊,所有动物生而平等。
因为当天他的女友要用车,去邻近的路易斯买东西,只好决定在一点左右离开他的家,他说他送女友去商店之后可以带我参观一下路易斯,比哈索克斯大,而且从那里坐车比较方便。
你刚才说你还要到哪里去,他问。
我拿出朋友写的地址,他看完,抬头看我,说,这是什么地方,在哪里?
我说我不知道啊,只知道他要我坐车去一个叫做布列肯赫斯特的地方,他在车站接我,我以为英国人都知道。
他笑着对我皱了皱眉,说,你还是在这里等着,我去拿地图。
然后发现这个地方离哈索克斯挺远,因为他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距离,以至于他笑着说,真搞不懂,你怎么可以拿着一个小纸头就出门了,不知道这地方其实离这里还有好几十英里,根本就是另一个郡,汉普郡,知道吗,我们这里是萨克斯郡。它在我们西边,看,在这里。
我说,哦,是这样,我想反正车站的人一定知道就好了。
——在看来确实有点像老爷爷和小孩子的对话,而这也是我的一个同事看完我的第一篇采访的评语。
那时我还没长大,我想,仍然相信前面会有光明的结局,相逢的幸福永远占多数。
别离
等我在路易斯车站买好票,告别,布里格斯像长辈一样给我一个拥抱,说希望还能再见,我克制不住逐渐加强的依恋之情,说,希望你不是出于礼貌才这么说吧,因为我真的很想再次见到你。
他笑了。
列车启动,驶向乌云压得越来越低的前方,最后外面竟下起雨来,很冷,很伤感,眼泪涌上来,完全不能控制,也不想控制。
若要仔细追究,寻找《雪人》之旅的转折点应该是在作家提到他的妻子去世,现在他有一个女友一一后面的话记不清了,只知道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他在电话采访里说的“不同寻常的人”,我们如何跟这样的人相逢、别离,无可奈何。
然后,在寂寞的南下快车,伶伶俐俐、清清楚楚地意识到,《雪人》说的是我们不断邂逅,不断别离,我们离开一些人,也被另一些人离开,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命运,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要不要挽留。
作家知道,所以在他的温和柔美的笔触下,雪人融化的结局来得如此自然,如此平静,我们不知道,或者拒绝接受这样的事实,尤其在我们卸下防备躲进漫画书的童话世界寻求安慰的时候。所以面对这个结局会感到如此突兀,不得不提出抗议。
童话的终结。这是我把上述想法说出来,一个朋友做的评语。
是啊,而且,就算躲进童话世界也不一定有用,我想,否则不会看见雪人融化,听见《爱丽丝漫游奇境》作者路易斯·卡罗尔说,为什么要长大,长大后便不再那样有趣……
史诺比也许永远叫不出他的主人的名字,却知道查理·布朗对他好,他在查理·布朗的无条件的宽容爱护里找到可以安心做梦的角落,所以会无限惆怅地说,那个圆脑袋小子走了,我这辈子也毁了。
我们不也在寻找这么一个角落吗?
请你不要离开我,亲爱的雪人,还有查理·布朗。
(原载《万象》二OO六年6月) *伍思凯《寂寞公路》
上一篇:漫画大师《雷蒙德.布里格斯作品集》精装4D9+1CD+漫画册子 下一篇:寻找风景
相关资讯
- 06-09· 转三个包子高美高嘉里奥
- 06-09· 高美高
- 06-08· 【岁宝红岭店】11月优惠活
- 06-04· 广州紫艾妮服饰有限公司
- 05-31· 太空堡垒
- 05-29· [置顶]在这里为您挑选的都
- 05-29· 成功案例:伟雅皇冠故事
- 05-29· 淘宝皇冠店铺★皇冠店铺
- 05-29· 一个皇冠的百年史
- 05-28· 广州市花都友联皮具制品
最新资讯
- 05-27· 爱的COMICO
- 05-26· 健康快乐成长(2007年11月
- 05-26· 评论 (
- 05-26· 幼儿园的死亡教育
- 05-26· 美空美女胸部大比拼 谁的
- 05-26· DNF背景故事大事记使徒介
- 05-26· 创业必看的项目:广州紫艾
- 05-25· 吸血鬼日记
- 05-25· 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20
- 05-25· 转帖:公企鹅对黑白靴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