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箱包 > 基督教起源和发展

基督教起源和发展

luyued 发布于 2011-02-13 10:24   浏览 N 次  
基督教起源和发展
(一) 起源和早期发展
起初,基督教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教派——拿撒勒派。一世纪中叶,犹太教教徒们通常都以弥赛亚降临说作为思想武器去反对罗马统治的起义,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罗马征服耶路撒冷以后,犹太教内部由于对罗马统治和人民起义持不同态度而形成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赛尼派、短刀党(西卡尼派)、奋锐党等不同派别,原始基督教的伊便尼派、拿撒勒派等就与其中的艾赛尼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派别因反对处于犹太教正统地位的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而被斥为异端,从而最终演变、发展成一种新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
思想基础:弥赛亚观念。
历史背景:流散+希腊文化和异教的影响。
基督教产生之初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犹太教宗派,它的成员以真正的犹太教徒自命。从l世纪中叶起,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被吸引到基督教的社团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等。这样,到2世纪中叶,基督教社团已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初期阶段发展成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具有独立形态的基督教会。
基督教形成的历史,包括从一世纪中叶到五世纪为止这一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现实末世论阶段(一世纪下半叶)、迁就阶段(二世纪)、争取在罗马帝国取得统治地位的阶段(三至五世纪)。
1、现实末世论阶段
在这时期,基督教还没有同犹太教割断联系。因此可以称之为犹太基督教阶段。
原始基督教是犹太教中主张弥赛亚降临说和世界末日论的—个教派。他们盼望世界末日的来临,盼望新的世界秩序的产生;他们坚决不接受现存秩序。
这场运动的社会基础是备受奴役和颠沛流离的人们,其根源则是民族和社会的压迫。《启示录》充满了仇恨和渴望复仇的思想。
2.迁就阶段
世界末日并没有来到。相反,公元二世纪,罗马社会相对稳定。这种形势之下,在基督徒的情绪中,世界末日行将到来的指望逐渐消乏;代之而起的,是在现实世界谋求生存、迁就秩序的生活态度。
但它并没有放弃关于世界末日不可避免的学说,末日论仍然是基督教教义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单“福音书”继续要教徒等待世界末日并叫他们相信为期不远,强调“这世代还没有过去…。”(《马太福音》24:34,《马可福音》8:30,《路加福音》21:32)。这个观点在基督教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留下来,直至现在。
在基督教迁就现实世界的这一时期内,教会作为一种组织制度也产生了。
这一时期也是基督教完全摆脱犹太教而独立的时期。基督教不再要求必须遵守包括割礼在内的教规,还在仪式和习惯方面同犹太教断绝联系,比如安息日改为礼拜日,逾越节变成复活节。
这一时期是基督教确立礼仪的关键时期。洗礼和圣餐礼是基督教仪式的基础。
3、争取在罗马帝国取得统治地位的阶段
4世纪初,当罗马对基督教的镇压显然徒劳之后,帝国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任何以强力消灭基督教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而且要有效地控制帝国,都必须首先维持和基督教会的和平。于是,继311年的《宽容饬令》规定停止迫害基督教之后,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又颁布了著名的《米兰饬令》,宣布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合法地位。从此,罗马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逐步使其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
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公布法律禁止在任何场所向异教神诋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一般被看作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
(二)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由来已久,其中有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也有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但直接原因则是双方领导集团为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权不断发生冲突,终于在1054年彻底分裂。
东部教会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称为“正教”,因为是东部教会,所以又称“东正教”,又因为在崇拜仪式中要用希腊礼仪,所以又称“希腊正教”。西部教会则强调自己的“普世性”,称为“公教”,因为其领导中心在罗马,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汉语译作“罗马天主教”。
(三)中世纪基督教的发展:十字军东征
(四)宗教改革和抗罗宗的形成
时代背景:
自15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矛头必然指向教会,王权的加强势必削弱教权。
同时,教会内部争权夺利,教权分裂,神职人员腐化,使教会威信扫地。从14世纪起,罗马教廷实际上已沦为法国的附庸。欧洲各国陆续摆脱教廷控制之后,教廷收入锐减,而教皇的挥霍却有增无已。为维持教廷的庞大开支,教皇只好用各种手段来加重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剥削与掠夺,于是,封建割据的德国就成为他宰割的主要对象。
德国的工业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当欧洲大部分国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府,尽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横征暴敛后,教廷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四分五裂的德国身上。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但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不断壮大,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教廷强烈不满。
思想和群众准备
从15世纪中叶起,人文主义开始在德国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对教廷的深刻揭露和抨击,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作了思想准备。
15-16世纪,印刷术革新促进了《圣经》的普及。进而打破了教会对《圣经》的垄断,动摇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Manin Luther,1483~1546)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早年家境贫寒,以后受到正规教育。1507年,路德受神甫职,读了陶勒尔、爱克哈特、胡斯等人的著作,对罗马教会的传统教义产生了疑问。
1512年起,路德开始形成自己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1515年,教皇利奥十世(Leo X,1513~1521在位)为聚敛财富,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发售赎罪券,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Johannes Tetzel)为了推销赎罪券,大肆宣扬赎罪券的功效。
台彻尔的这种宣传令马丁·路德等人气愤。在同事们的支持下,马丁·路德于1517年11月1日晨在维登堡教堂大门前贴出题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95条论纲(《论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开始。
1520年8
—10月间,路德先后写成了被称为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三大论著:《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
《致德意志基督贵族公开书》的内容主要是反对罗马教廷的三道护墙。对此,马克思评论说:路德“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当时,德国的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三派势力:保守派支持罗马教廷,反对宗教改革;温和改革派支持路德,主张没收教产,取消教会特权、森严的等级制和繁琐的崇拜仪式,要求建立一个摆脱教皇控制的国家教会,但反对暴力;激进改革派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进而要求变革整个社会制度。
马丁·路德为使德国意志摆脱教廷的掠夺,提出建立不受教廷统辖的、本民族的、独立的国家教会,主张废除教会法和教会法庭。还积极提倡用本民族语言举行崇拜活动。1526年,他编定了“德文弥撒和崇拜仪式”。
1529年,皇帝查理五世在斯拜耶召开帝国会议解决德国宗教改革问题。会上支持罗马教会的诸侯占多数,重申1521年沃姆斯帝国会议反对异端的禁令,恢复罗马教会的一切特权和产业。为此,支持路德派的诸侯于4月6日联合向会议提出抗议书,被称为“抗议者”(Protestant),“抗义宗”或“抗罗宗”,也称“新教”,而称罗马教会为“旧教”。
1555年,德皇查理五世承认路德派的合法地位。从此,路德派新教教会才正式享有合法地位。
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在罗马教廷统治范围内引起了连锁反应。欧洲各国内相继发生了对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运动,派生出脱离罗马教廷的新教派,如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
宗教改革运动的蓬勃发展,西欧各国新教势力的不断壮大,迫使教皇不得不召开宗教会议以调动各国旧教势力共同对付宗教改革运动。
1545年12月,教皇在特兰托召开宗教会议,即罗马教会的第十九次公会议。会议的目的有三:克服宗教分裂,反对新教运动;改革罗马教会;组织十字军对付东方的“不信者”。会议历时18年,直到1563年才告结束。
1564年11月13日,教里庇护四世(Pius IV,1559~1565年在位)公布了根据特兰托公会议决定制订的《特兰托会议信纲》。信纲肯定了中世纪罗马教会的信条和仪式全部正确无误,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新教为异端。
新旧教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最终导致了1618年三十年战争的爆发。罗马教会的势力受到很大的打击,罗马教廷不再是欧洲的主要政治力量,残酷的战争也影响了基督教的声誉,人们转而向科学和哲学中去寻求人生的答案,进而为理性主义开辟了道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