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箱包 > 一个晚清外交官的中国情结----读《中国人自画像》

一个晚清外交官的中国情结----读《中国人自画像》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6 23:04   浏览 N 次  


一个晚清外交官的中国情结----读《中国人自画像》 标签:读书笔记 分类: 杂文随笔 2007-01-27 00:28 备份自中博《关东情节》

读毕《中国人自画像》一书,有几点感受。

陈季同其人,读这本书前,余未尝了解。偶逛书店,购得是书后,方了解道他竟是辜鸿铭的前辈,诚如译者所言,“在中学西传的历史上,辜鸿铭、林语堂也只能瞠乎其后”。生长于清代,清史无传,文章佚文,均少提及。此人乃是清朝驻法国使馆参赞,主要活动地是欧洲。这本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季同五本系列著述之一种。


陈季同,字敬如,号三槎乘客,1852年生于侯官(福州)。他旅居欧洲多年,学贯中西,深谙欧洲人的思想及习俗。19世纪末叶,中国正处于列强瓜分,谋求维新图存时期,他在政治外交活动中,虽然个人魅力光彩照人,然而弱国使者的自卑心理从其著作中可以窥见一斑。虽有才智,但想于外交上有所建树非常之难。他没有放弃努力。他,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频繁活跃于欧洲外交界和文化界的沙龙,曾一度成为欧洲政治杂志上的封面人物。用自己手中的笔,以法文著述,意图在意识形态上影响欧洲,致力于将一个理想化的中国形象,传达给西方公众。他的书被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足以说明其影响不可小觑。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1889年2月18日的日记中这样描述陈季同:

在索邦大学的阶梯教师里,在法语联盟的课堂上,一位中国将军---陈季同在讲演。他身着紫袍,高雅地端坐椅上,年轻饱满的面庞充溢着幸福......他的讲演妙趣横生,非常之法国化,却更具中国味,这是一个高等人和高级种族在讲演。透过那些微笑和恭维话,我感受到的却是一颗轻篾之心:他自觉高于我们,将法国公众视作孩童......着迷的听众,被他花言巧语所蛊惑,报之以疯狂的掌声。


可见,作为外交官的陈季同,有着个人魅力,非凡的教养、不俗的谈吐,业已溶入欧洲主流社会。然而,他是中国人,肩负着外交使命的清朝大臣。在思想意识上,不可能同化于欧洲民族。这完全是文化积淀和传统打下的烙印。他的书和他的讲演一样,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从今天中国人的角度看这本书,可以用“平淡无奇”形容之。为国人画像,只能称大致有型而已。他是在给一位尊者画像,力求达到完美,面上的污点,悉略去不提。

西方列强端着枪炮入侵我国的同时,话语气势汹汹,文化咄咄逼人。如人质般的陈季同,敏感、自尊难以抵挡被人视为劣等民族的屈辱。除在公共场所演讲,据理力争之外,代表“弱势文化”作理所当然的抗争。陈氏曰:

籍旅居欧洲十年之经验,本人可以断言,中国是世界上遭误解最深之国家。(《弁言》)

有鉴于此,他愤笔疾书,著述立说,以期在思想意识上渗透欧洲人,淡化他们对国人的误解,感化“妖魔化”中国的欧洲人。可以想象,陈氏写下此话时的心境,愤懣、屈辱,无意他述。满腔的爱国热情使他走笔龙蛇,“面对专横的欧洲人对我们古老制度和习俗的蔑视,难道我还不能自卫吗?难道我还不能试图破除偏见吗?”读罢全书,我们能够理解为何陈氏“以偏概全”,美化中国古老的封建制度和生活习俗的写法了。虽然陈氏在《弁言》中强调,“假如一味颂扬必然会流于平庸,我力图避免这一结果”。事实上陈氏正是因为“一味颂扬”,所以难免“流于平庸”。我们作一个难以成立的假设,如若今天国人写出这样一部书,那么极有可能会遭致无人问津的结局。从上文说到过,《中国人自画像》一书,太“平淡无奇”了。那么,为什么是书还被迻译成多国文字传播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欧洲人也想了解中国,尤其是闭关锁国、充满神秘感的东方帝国。从中国人写的书中,而不是欧洲旅行者的书中,“带着有色眼镜”描绘的中国,尽管他们处于不同的目的。殊不知,陈季同也是带着有色眼镜描绘的祖国。美好、高尚,充满传奇色彩,仿佛置身于天国之中。

陈季同是清朝的外交官,不是文学家。他本人也有自知之明,“文笔欠佳,难求清晰明了”,但我们作为读者,不能从原文读到是书,自然难以对其文笔置一辞。不过,译者以流畅的文笔转述,也能对原作有所发明。陈氏的书中,不少地方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如他认为中国历史包含两个大的时期:从公元前1880年至今,称为正式纪元时期;另一段,从远古时代至公元前1880年,则称为史前时期(《史前时代》)。我们对这为“非常时期”的外交官,不能求全责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这位曾被历史遗忘的“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战士,我们应当对他的外交努力给予敬意。回国后,他“积极参与诸如维新变法、中日战争等一系列政治、外交活动,可以说,他是晚清史中发挥独特作用的人物。与其在政治、外交的作为相比,陈季同在文化上的建树更为卓著”(李华川《序二》),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我们还应当感谢陈季同研究者和翻译家们的努力。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得淹没于历史尘埃深处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的著作,重见天日,全方位地展现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作者:陈季同 译者:段映虹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