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箱包 > [转载]廊桥遗梦之影评(3)

[转载]廊桥遗梦之影评(3)

luyued 发布于 2011-05-03 18:46   浏览 N 次  

  影片描述的是爱情,也有家庭与婚姻。对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后面的两个方面我暂时还没有资格去评论。这里我只引用一段来自网络的文字:“很多时候,人的精神会妥协于肉体。渴了,身边没有橘汁,也要降格喝一杯白开水;饿了,没有像样的晚餐,可以勉强吃一个汉堡。如果他(她)的婚姻中没有性,即使心中想念着爱人,同样可能遭遇一次“廊桥遗梦”。万幸的是,肉体难以抵御的诱惑,也许会依靠挣扎的精神终止于“失乐园”的庭院之外……”

  导演也是影片中罗伯特的扮演者,他真切的体会了小说,于是使这部影片成了我看到的改编成电影最成功的一部。虽然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但是影片对于细节的处理让这个电影变得更加真实丰满。

  弗朗西斯卡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小镇,房子周围是耕地。而她在与罗伯特交谈时,说到自己是意大利人,随着丈夫里查德退伍之后,来到了美国。当初他怀着各种梦想,但却一直没有办法实现。在影片的末尾,里查德卧病在床,对她说了这样的话:“我知道你有很多梦想,但是很抱歉我没能让你实现。但是我非常爱你。”一前一后是有呼应的。这段对话中,罗伯特也谈道了自己因长年在外进行拍摄采访任务,无法维持自己的婚姻。离婚后就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巧合的是,罗伯特在意大利的一次拍摄任务中,看见沿途一座叫巴里的小镇的景色很美,就下了火车。这个地方也正是弗朗西斯卡的家乡。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来自一个边陲小城,你遇到了一个陌生人,而他知道你家乡的名字,这样的巧合会让你感到高兴,两个人的距离自然会拉近。这段对话就为两个人的激情碰撞埋下了伏笔。

  男主角罗伯特的身份是摄影记者,所以他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身穿着必须符合摄影师的职业。而能够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这个人就是出类拔萃的顶级人物。以往看一些影片或者电视剧中的“摄影师”角色,举手投足就是一个外行,拿着相机只会按快门;有的连基本拍照姿势都不正确;在室内拍照竟然在不加闪光灯的情况下拍出明亮的色调……而这部电影中的罗伯特,有着深邃的眼神,在拍照时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拍摄”,而是在“制造”摄影作品。对于他要拍摄对象所选取的角度,光线显得十分专业。手中的设备自然是高级的相机。影片中,他把胶卷放到了冰箱里,这就显示了一个职业摄影人的素质。尽管看似一个可有可无的情节,但是对于诠释他的职业是完美的体现。而最寂寞的莫过于漂泊在外的人,尽管可以四处周游,心灵无处停泊,日久天长,也会开始不知不觉的寻觅归宿。

  电影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影片中最多的背景音乐是广播里的爵士乐,还有在酒吧里的爵士乐。有人说,爵士,是寂寞人的音乐。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听爵士音乐的感觉,音符直接穿越心灵,抵达内心的寂寞,忘记身在何处,只是开始伤心起来。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伴着伤感的爵士,移动着舞步,彼此的心灵开始无限的贴近。

  在雨中伫立的罗伯特与在车里的弗朗西斯卡对视,勉强的一丝微笑,掩盖不了内在的心痛和无奈。低低的钢琴,淹没了雨声,只留下一个远去的背影,和伤心的泪水。通过音乐,你仿佛也可以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

  罗伯特走后,弗朗西斯卡开始收集他所有的作品。1982年3月,她收到了他寄的手镯,她送他的项链,以及当年订在桥头那张纸条。她把它们放在木盒中,每年生日翻看一次,每年生日,都去他们曾经独处的地方,没有人知道的地方。她经常和一个叫露西的邻居好友谈起罗伯特,这也是她们之间的秘密。这也让弗朗西斯卡感觉到去思念罗伯特是安全的。

  故事结束了,影片的最后场景是在那座廊桥,弗朗西斯卡的骨灰撒在了这里。罗伯特是先于弗朗西斯卡过世的,他的骨灰撒在了这里。弗朗西斯卡在信中对孩子说:“我的一生给了这个家庭,死后我要把自己给罗伯特。”卡洛琳和迈克都被母亲的感情故事和对家庭的责任心所感动。他们开始理解自己的母亲。同时,也开始审视各自的家庭,开始懂得去珍视它,放弃了草率离婚的打算。

  世界上有太多的感情因无缘而结束,但所有的人都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也没有放弃孩提的梦想。无论是漂泊的人,还是停留的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去追逐和拥有这样的梦。只是在这曲折反复的寻觅过程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幸运的。

  华人导演李安说过:“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从来都没有、而也不会拥有这样的一座“山”。引用这句话,是因为那我想问:是不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廊桥?是不是所有的人在一寻一觅之中,于廊桥遗失所梦?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