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家居用品 > 床上用品 > 黔南抗战系列篇之一:驾机撞击日本军舰的黔南...

黔南抗战系列篇之一:驾机撞击日本军舰的黔南...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2 11:41   浏览 N 次  

   1937年10月24日晚,空军队长全正熹驾驶满载炸弹、涂有日本战机标志的伪装飞机,在上海吴淞口上空俯冲向日军木更津海军军舰“长门号”。这个按照预定计划采取的“自杀式”攻击,一举炸毁了长期封锁吴淞口、可起落20多架飞机的“长门号”。年仅30岁的黔南赤子全正熹,为了抵御外侮,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慷慨为国捐躯……

  驾机撞击日本军舰的黔南人

  ――抗日民族英烈全正熹阵亡揭秘

  群山叠嶂,清溪绕流,绿荫环抱。这就是英雄全正熹的故里――荔波县洞塘乡尧所堡上村。

  正是这里的巍峨青山、小桥流水,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位伟大的民族抗日英雄。

  全正熹1907年11月17日出生于这个村子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时聪明好学,5岁入私塾,8岁进入荔波公立小学读书,毕业后到省立都匀五中求学。该校学生均系各县佼佼者,而全正熹每次考试居前三名,教师颇为器重,许他跳级。

  1926年,时年19岁的全正熹考入贵阳贵州军阀王家烈所办的贵州省军官教导团。入学后,他苦钻军事,成绩显著。数月后被选送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武汉黄埔军校第八期)深造。1929年初,又被选送到国民党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飞行科学习。由于他钻研飞行理论,苦练飞行技术,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飞行科教官,后提任中央空军第一队分队长。

  1937年“七 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华,全正熹毅然走上抗日救国前线,调往中央空军第二大队第九队任副队长,后又升任第十四队队长,中尉本级军衔。自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战爆发后,全正熹所在的中央空军第二大队转战于津浦、津沽、淞沪各地上空,出击日军阵地、仓库、兵舰等,战果辉煌。

  据国民党《空军忠烈录》一书记载:1937年10月24日,全正熹与队员游云章从山东济南驾驶修复的九0二号诺机飞回南京,11时30分在江宁板桥镇上空与日军遭遇,被敌机5架围攻,全正熹飞机中弹坠地,壮烈牺牲,被追授为上尉。

  但据近年得到的与全正熹共事过的飞行员、全正熹航校同学杨炯(现居贵阳)的回忆录,从另一个全新的渠道提供了有关全正熹壮烈殉国的真实情况:

  三十年代初期,贵州省崇武学校保送一百人去武汉黄埔军校(分校),全正熹是其中之一,他们由八期二中队毕业后转入杭州空军学校五期甲班即军官班,总计一百二十七人。

  该校当时聘有意大利的教官马丁尼、多尼力、阿拉木等三人。1936年德、意、日三国暗中建立轴心,这三位教官奉召回国,由于他们对中国情况熟悉,被派到日本空军工作。1937年,日本空军轰炸南京时,就由他们领航。空战中,阿拉木的飞机被中国空军击落,跳伞降落后被活捉,蒋介石亲自召见了他,不但不杀他,还把他当老朋友、客人对待。阿拉木深受感动,便把日军木更津海军“长门号”军舰(可起落二十多架飞机)封锁吴淞口的情况以及空军降落“长门号”的秘密呼号告诉蒋介石,并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

  建议用两架意大利造的飞机(当时日本和中国空军都购买意大利飞机)涂上日机标志伪装成日本飞机,由阿拉木驾驶一架领航,另一架装足炸弹,派一个勇敢而乐意为国捐躯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驾驶,和他一道去轰炸日本“长门号”军舰。临近“长门号”后,他可以立即爬升冲出来,但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空军驾驶员则必须连机带人勇猛地冲到“长号门”上爆炸,人机舰同归于尽。鉴于“长门号”的防卫能力,这架飞机不可能连续俯冲轰炸,其他飞机更无法冲进“长门号”上空的防卫火力网。因此,只有这样才能摧毁“长门号”,从而粉碎日本海军封锁吴淞口夺取江荫的战略计划……

  蒋介石当即采纳了阿拉木的建议,并立即命令空军按计划行事。任务下达到全正熹中队时,全队飞行员都为爱国热情所激动,争着为国献身。全正熹以队长身份命令所属飞行人员不得争执,由他本人驾机完成轰炸任务。

  蒋介石召见了全正熹,对他勇于为国捐躯的壮举表示高度赞扬,并一再表示要给予他及其家属较高的荣誉和最优厚的待遇。于是按照阿拉木的计划,为混淆日本人的视觉,选定晚上七点钟由洛阳周口店机场起飞,阿拉木领航,全正熹随行,两架飞机到了吴淞口日军木更津海军航空队“长门号”军舰上空时,阿拉木发出规定的秘密呼号要求紧急降落,日军接到绝密呼号,即撤除封锁准予降落,又看到机身上的日本国飞机标志,更是毫无戒备。阿拉木乘机加速爬升冲出防卫网后飞回洛阳机场,全正熹则驾机全速俯冲到“长门号”军舰上猛烈爆炸,一举摧毁了日舰“长门号”,年仅30岁的全正熹壮烈牺身,英勇殉国……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当时对阿拉木的计划和全正熹英勇殉国的真实情况没有据实公布,只作了“我空军队长全正熹在空战中阵亡”的报道。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使用战俘反攻和伪装敌国飞机的行动是国际公法所不允许的。1937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都还受到国际公法的一些约束。

  二是由于蒋介石对日本军国主义还存在幻想,欲与日本和谈。当时正秘密派遣蒋百里为特使,赴罗马、柏林斡旋,试图通过墨索里尼、希特勒以轴心成员国身份从中调停。为避免引起国际纠纷,所以当时不能暴露真情实况。

  此后时过境迁,全正熹壮烈殉国的事迹至今不为人知,也未见任何官方和民间报道,甚至在南京档案馆的材料中竟把他的籍贯误写为浙江宁波。

  全正熹的妻子叶琪瑶,原是浙江杭州虹道中学学生,与全正熹婚后生有一女,在全正熹殉国后,蒋介石特别召见她,奖赏了两万元大洋作为安家和母女生活费用,还和她照过相,此后母女在浙江宁波居住,后来与家人中断联系。

  全正熹阵亡后,葬在南京中山陵航空烈士公墓,墓前立有碑,其碑号为111号。国民党中央军委给当时的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及荔波县长汪汉来过电报,责成他们办理追悼大会。

  1938年元月,在荔波县城举行的追悼会上,全县党政军警农工商学各界代表及群众到会致祭,收到祭文5篇,挽联数百幅,并在县城中山公园建有全正熹衣冠冢。追悼会上国民党中央军委还送来两尊全正熹的铜像,铜像高约七、八寸,为全正熹着装全身站立像。遗憾的是这两尊铜像在“文革”中遗失了。

  从国民党中央军委对全正熹阵亡后的重视程度可知,全正熹的阵亡显然不是一般的空战阵亡,而是一个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烈行动。

  从黔南大山中走出去的全正熹,堪称中国空军的盖世英雄。他为国慷慨捐躯的英勇壮举,不仅是黔南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文/图 莫雄亮 黔南日报记者 韦昌国)

  

  图为全正熹家为方便乡里百姓,当年出资修建的石拱桥。

广告赞助商